事實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兒子做的是一道數學奧林匹克的題目,用老師分析說,這道題旨在鍛煉孩子們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解決困難的能力。
有時候,一件看似複雜的問題,如果倒過來分析的話,就會迎刃而解。
從這道題目身上,老總獲得了靈感,他想,既然自己的企業賣不出去玩具,那麼其他玩具廠應該也麵臨這個問題,倒不如此時用低價購進這批玩具,壟斷整個市場。熬過這段時期,隻要金融危機一過去,價格就會成倍地向上翻漲,到時候,何愁無銷路與利潤呢?
就這樣,他以不可思議的膽識和勇氣開始執行自己的決策。結果,第二年,他大賺了一大筆。
誰也不會想到,這位老總從一道難解的數學題身上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答案。
解決問題的途徑有千萬條,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是要穩定情緒,不要放棄希望,就是勝利的起點。
由下往上的拆樓法
日本首都東京,標誌性建築“赤阪王子酒店”大廈,始建於1912年,高138米,已經有百年的建築曆史,由於年久失修,不得不考慮拆除。
競標公告貼出後,許多爆破公司前去參加競標,因為樓高建築麵積大,吸引了無數的知名單位前往,就連歐洲的一些大公司也報名參加競標。
就在競標的當天,日本政府新加了一項硬性條款:由於地處鬧市,行人眾多,不得使用爆破、鐵球撞擊等傳統拆除方法,不得妨礙公眾的行走。
這個條款幾乎嚇退了所有的競標公司,因為按照國際慣用拆樓方法,隻能使用由上往下的爆破與撞擊方式,這樣勢必要方圓五百米的地方戒嚴,同時,行人不能穿越這塊鬧市區。而大廈地處日本商業區,旁邊建築林立,遊人如梭,政府正是考慮了這些,才加了這個硬性條款。
當天的競標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由於地理位置特殊,許多爆破公司知難而退,隻剩下日本東京的一家小型拆樓公司。
這家公司叫大成爆破,它的老板叫赤桑子,是個剛剛畢業、涉世未深的大學生創立的。公司成立不久,生意很是清淡。
赤桑子與自己的工程師夜以繼日地計算著這棟樓的拆除方法。他們首先考慮在大廈的周圍裝上警報標誌,並且疏導行人遠離,但這個措施很快被排除,因為大廈的東方與西方,隻有一條窄長的胡同,如果堵塞,將會引起大規模擁堵,行人需要多繞行十餘公裏的路程。
傳統的方法全是由上往下拆除,但如果能由下往上的拆除,那就絕對不會引起動蕩。赤桑子靈機一動,與工程師們日夜計算其可行性。一周後,一份內容翔實的競標報告放到了東京市城管局領導的桌上。
赤桑子采用的方法是當時最先進的“緩降拆除法”,先用千斤頂撐住樓層,再由低向高逐層進行拆除,大部分工作隻需要在樓層內部進行,從外麵根本看不出施工的跡象,隻能看到大樓一層層地陷入地裏。雖然這種拆除方法進度緩慢,但汙泥極少,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粉塵、噪音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6個月時間,這座大樓被夷為平地,大成爆破公司也開啟了拆除樓層方法的一個新時代。公司聲名鵲起,由於掌握了這種最先進的技術,生意出奇地火爆,前來邀請他們拆樓的公司不計其數,就連美國國會大廈,也盛情地邀請赤桑子先生前去指導國會大廈的拆除工作。
逆勢而為,本身就是一種出類拔萃;別人不敢想的,也許正是技術的突破點,正是出奇製勝的商業法寶。大成爆破公司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打破傳統技術,開發新型工藝,才是將來企業脫穎而出的訣竅。
將包袱搭成橋
晨進入大學是背著沉重的包袱和壓力進來的,在他的包裹裏,除了自己簡單的行李和書本外,就是一張一萬元的欠條,上麵摁著他父親沉重的手印。為了他上學,家中已負債累累。
因此,在大學校園裏,我們很少見到他,他總是一副步履莊重的樣子,行色匆匆,少年老成,有著這個年紀所不應有的成熟和執著。
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不是在教室裏溫習課本,便是躲在圖書館時翻閱資料。一刻都不曾放鬆,大學校園裏多的是花枝招展的女孩和成雙成對的情侶,他從不曾留意一眼。
他利用業餘時間去外麵打工掙錢,做家教,做鍾點工,每逢拿到工資時,他都會很嚴肅地打開自己的記事本,在收入一欄記上數字,然後瞅著欠款的數字準備下一次的努力。
他幾乎包攬了學校的獎學金,幾個室友曾經開導他說,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有負債是很正常的,也不應該時時掛在心上,等畢了業,掙了錢慢慢還就行。他一邊啃著饅頭,一邊支吾著回答,不行,時不我待,我欠下的錢,我必須盡快還給人家。
畢業後,同學們各處尋找關係,動用父母力量選擇好的工作機會。而他,什麼都沒有。他有的,隻是一顆年輕奮進的心。他要用自己的雙手打拚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