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昆侖山中諸位男神仙在三界之中受歡迎的程度,頭一位,自是非昆侖之主、掌戰之神龍哲莫屬。
在龍哲眾多徒弟中,敢於排上第二的,便是傳說中“渺渺兮若流風之回雪”的這一位,九重天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風月專家,傷透無數女神仙芳心的花花公子——司樂之神,龍音。
可若論起不受歡迎的排行榜,龍音的六師弟龍泉,倒是一直獨占鼇頭。龍泉乃是東海龍宮的三太子,多年來在微胖界與肥胖界之間徘徊,說起話來“驚天動地”,看到吃的“歡天喜地”,打起架來“翻天覆地”,肚子餓了“呼天搶地”,因此上,當龍哲終於點頭將他收入昆侖門下,老龍王敖廣禁不住老淚縱橫,當真是“謝天謝地”。
正值暮春時節,龍音與龍泉臨危受命,一道出了趟公差,騰雲來到南海之濱,此時正在桃花村外按下雲頭。
細雨霏霏如霧,一片粉色桃花隱在朦朧雨幕中,開得灼灼妖妖,直欲燒到天幕盡頭。
桃花村外桃花開,草色青青柳色黃。可此時牢牢抓住二人目光的,卻並不是雲霞般的桃花,而是立在桃花枝頭,一個正翩翩起舞的白衣姑娘。
龍音與龍泉跟在龍哲身邊,無聊的漫漫仙途中,天上地下的選秀節目、拚盤晚會,也不知瞧過了多少,將一雙眼睛養的甚是刁鑽,便是傳說中“一舞動地府”的歌姬流觴,也隻得龍音“尚可”二字。
可如今,南海桃林中的這白衣姑娘,低低的哼著一闕不知名的曲子,隻在桃枝間幾個輾轉挪騰,綽約的風姿便在婀娜的身段間曼開,便如水墨丹青中最具神韻的一筆白描,將天地間的靈氣盡收於斯,亦將整個春天的美好,都匿在了這一支舞中。
這才端的是當得起“名動天下”的一支舞。
龍音龍泉沿途飽覽美景,正沉浸在審美疲勞中無法自拔,此時卻都為那舞姿呆了一呆。可隻一瞬之間,白衣姑娘便消失在桃林中,隻餘了一地落花,仿佛一切都隻是幻境。
龍泉默默伸出小胖手,狠狠掐了下龍音的大腿,道:“三師兄,我是不是水土不服,白日做夢了?”
龍音吃痛,咬牙道:“你倒掐你自己便是,卻來掐我作甚。”
龍泉吸了吸鼻子,委屈道:“我瞧著你神情恍惚,自然以為你也在做夢,就順便掐你一下。唔,既然不是個夢,方才那跳舞的姑娘呢?怎麼我一眨眼就不見了?嘖嘖,可惜,隔得太遠,並未看清她的容貌。”
龍音望了望茵茵碧草上鋪開的重重花瓣,道:“或許隻是桃花間的精靈,見有生人便匿了形跡。唔,你可曾聽見她哼的那曲子?”
龍泉閉目回想,道:“那曲子音調極簡單,像是上古時期祝天的禱歌,當真好聽的緊。”
龍音興致甚高,緩緩走到林間一株桃樹邊,一襲碧色錦袍,眉梢眼角間皆是**。落日熔金,他自指尖變化出一壺薄酒,就著夕陽餘暉緩緩灑在樹下,笑道:“方入南海境地,便得聞如此妙音,可是個極好的兆頭,想必咱們這一趟南下,定不會空手而歸。此處既奉桃樹為神,今日咱們便以酒祭樹,求樹神庇佑,早日尋到《桃花庵歌》。”
原來,龍音與龍泉千裏迢迢來到南海之濱,卻是為了尋數萬年前伏羲所作的一闋絕世琴譜,喚作《桃花庵歌》。
這麼一樁舊事,因為著實舊的緊,說來真是有點話長。
龍音的真身,原是上古時期伏羲大帝親手所製的一張七弦古琴,名喚逍遙。這逍遙琴可不是張普通的琴,不但能奏出天下間最美的曲調,更是一件有毀天滅地之能的神器。據說伏羲覺得逍遙琴殺傷力太大,便將開啟它的方法封存在了一張琴譜之中,尋了處風水寶地藏了起來。
伏羲魂歸離恨天後,仙魔二界為爭這張逍遙琴,起了無數的戰火紛爭。當時的天君曾將另一件天地至寶三生石托與龍哲照管,覺得效果很是不錯,令他少了許多麻煩,於是便依樣畫葫蘆,擇了個黃道吉日,顛顛兒的遣人將逍遙琴送去了龍哲的搖光殿。
四海八荒之內,當真還沒人敢從龍哲手上搶什麼東西,於是逍遙琴便被供在了搖光殿之上,直到吸夠了天地精華,化出人形,便拜了龍哲為師,賜名龍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