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這裏,你覺得這是一篇嘮叨滿懷、感慨大學無用的吐槽文嗎?
對不起,你又要失望了。
更多的時候我一邊跟自己說,別著急,慢慢來,一邊思考著出路。不管工資多低,每個月我都堅持買書,堅持寫文,保持思考,時不時提醒自己清醒,不要隨波逐流,不要被看似安逸的生活麻木掉神經,不要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也許我現在還沒有能力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但起碼有能力避開我不想過的日子。
時至今日我都感謝4年象牙塔的生活,功利一點的說法是,大學4年讓我以最小的成本完成了生命各個維度的嚐試。4年兼職,我給自己賺到了絕大部分的生活費,能去一些稍微好點的地方吃飯,能不委屈別人也不委屈自己地維持正常社交。3年活動,認識了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對夢想的單純堅守,讓我覺得人活著還是挺有意思的。更重要的是,大學讓我認識了張先生,成就了我一生的好運氣。
如果我當初不讀大學,選擇跟同村的姑娘一起出去打工,也許現在的我有著不一樣的人生,也許我已經嫁給了鄰村的小學同學,有了一個能打醬油的熊孩子;也許我能比現在賺得多點,已經用青春和血汗換來的錢,給家裏換來3間寬敞明亮的大瓦房;也許我能離家近些,這樣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就能第一時間回去照顧她,而不是隻能在電話裏叮囑她吃藥打針。有太多的也許,但太多的假設與可能,都不足以清晰地勾勒出另一個版本的人生。
人生的選擇太多了,每做完一個都覺得失去了太多,隻是這其中的利弊,又怎麼能在做選擇前,就分斤撥兩地計算清楚呢?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可是這世上又哪有穩賺不賠的人生呢?
大學隻是你眾多選擇中的一個,它決定不了任何人的人生。不是你上了大學,4年下來你就會有什麼質的改變。可它在你最為莽撞也最為勇敢的青春歲月裏,為你打開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在這裏,你不用過早地背負起養家糊口的重擔,也不用過早地學會成年人的算計,它讓你站在世界的邊緣,縱情體會著年輕、知識、勇敢、努力、朋友,這些帶來的美好。讓你真正踏入人生漫天涯際的孤獨與荒涼後,能憑借當初的記憶為自己點一盞燈。
因為你知道那些美好你再也遇不到了,所以你才能擦擦眼淚,狠下心來,整好鎧甲,磨好兵刃,準備開始進入成人世界裏廝殺。
_別找借口了,你隻是不夠努力_
今天和Civic一起麵試一個來找工作的姑娘。職位是英語教師,對於學曆專業沒有要求。
看了一下她的簡曆:
武漢某大學下屬的一個三本學院,國際商務英語專業,英語過了六級和專四。工作經曆沒有,拿過一次丙等獎學金,去湖北省博物館當過誌願者,還拿過一次湖北省翻譯大賽B組口譯三等獎。
讓她自我介紹一下。半天用磕磕絆絆的英語,帶著濃重的湖北口音,說:我熱愛英語,但是沒有教學經驗。同時我今年考了華科的研究生,沒考上,所以沒有找工作的經驗。大二的時候作為誌願者,我曾經在湖北省博物館參加了義務講解。我喜歡上網,聽英語歌和看英語電影,還喜歡在網上搜索資源,還會聽BBC,會上網看新聞,bla bla bla……
Civic不得已打斷了她不得要領長篇大論的自我介紹,說,無意冒犯你,也要謝謝你對我們工作的支持,但是,我覺得你不太適合我們這個崗位,我們這裏的老師首先必須要口語過關,你的英語語音有很大問題,而且講話過程中語法錯誤太多,學生對於你的口語會有意見,更很難去信任你。
姑娘趕緊搶過話頭,說:“我知道自己口語不好,這是因為我讀書的時候喜歡參加考試,我的語法很好,考試成績也很好。但是沒有多少鍛煉的機會,所以不太經常講英語……”
我說:“作為一個想靠英語吃飯的人,不管你是想做老師,抑或是想做口譯員,口語就是你的門麵。你的口語不好就是你的軟肋,不好,就是不好,說明你不夠努力。說沒有鍛煉機會什麼的,都是借口。”
這個姑娘後來悻悻地走了。
Civic說,已經不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麵試者了。對自己信心滿滿,說自己過了專八如何如何,多麼多麼會考試,一開口,所有的元音都要卷舌,he和she代指誰都分不清楚,單數第三人稱在口語中不存在,所有的句子都用現在時……
很多學生都會為自己的口語不好找借口。說自己出身偏遠地區基礎不好;說自己在語言方麵沒有天分;說自己中學光顧著考試沒留心口語;說大學期間學校不提供機會,說都是教育製度給害的,讓“啞巴英語”盛行;說大學老師的口語都很難聽,都怪體製……
語言學習本身需要天分,可是有些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就輪不到拚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