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礦床地質特征
(一)礦體特征
高嶺土礦床位於中垌-廉江複式向斜的東南翼部,高嶺土礦直接產於燕山三期黑雲母二長花崗岩體邊緣相的風化殼內,礦體總體走向和中垌-廉江複式向斜的走向一致,呈-5從方向展布,高嶺土礦的分布範圍西起芙蓉山,東至沙石嶺,南至紅陽18隊,北至新長堝,分布麵積約3km2。高嶺土礦體總長2000m,寬約1000m,延伸20—30m,目前正麵開采的主礦體南北長約800m,東西寬約300m,厚達十幾米,高嶺土礦床的厚度常與風化強度有關,一般在風化強烈處,礦體較厚,可達20m以上,風化較弱處,礦體變薄,厚度隻有5km左右,礦區內地形以丘陵為主,海拔高度為40—60m,相對高差為20km礦區靠近水庫,水源充足,為今後的大規模采選提供了條件。
(二)礦石類型
大坡高嶺土礦以致密狀、土狀礦石為主,次為砂狀礦石。根據礦石礦物成分及固結程度,可分為白色致密狀礦石;含蒙脫-伊利石土狀礦石;含石英砂狀礦石,白色致密狀礦石是礦體中的主要開采對象,約占90%以上,礦石呈白色,致密狀結構,遇水分散,主要礦物成分為高嶺石和石英,含兼脫石-伊利石土狀礦石在礦體中呈綠色團塊出現,團塊大小不一,大者直徑可達0.5m,礦石手感具粘性,主要礦物成分除石英外還含有較多的蒙脫石和伊利石,含石英砂狀礦石為含細粒石英的砂狀高嶺土,夾於礦體的白色致密狀礦石之間,礦石呈鬆散狀,主要礦物成分為石英和高嶺石,石英含量約占80%以上,後兩種礦石在礦體中所占比例雖小,但卻是高嶺土礦中的有害成分,在開采中應予以剔除。
三、離嶺土礦的物質組分
(一)礦石礦物組成
高嶺土原礦石的礦物組成主要為高嶺石和石英,含少量伊利石和埃洛石,一部分原礦石中含少量長石,對原礦中淡綠色的團塊專門進行測試,主要成分為蒙脫石、伊利石和石英,為進一步了解礦石中不同粒級中的礦物組成分布,對高嶺土礦石分別按80目和180目粗精礦,320目和2um粒級精礦分別進行測試,80目粗精礦的礦物組成主要為高嶺石和石英,含少量伊利石和蒙脫石,180目粗精礦的礦物組成主要為高嶺石和石英,石英含量已開始減少,礦石中仍含有少量伊利石,320目精礦的礦物組成主要為高嶺石,石英含量已降至20%左右,樣品中仍然含有少量伊利石。
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礦石從粗粒級到細粒級主要礦物組分呈有規律的變化。原礦中高嶺石的平均含量為58%左右,石英含量平均為這兩種組分已占礦石全部含量的96%,並向細粒級過渡,高嶺石的平均含量從66%增至96%以上,而石英的含量則從27%降至不到1%,在320目以下的樣品中高嶺石的含量已占絕對優勢,說明石英的粒級一般都在以上,伊利石和蒙脫石的含量從原礦到<2um的精礦變化都不大,其分布特點是不均勻,主要集中在綠色團塊中;根據掃描電鏡分析,其粒度是比較細的,此外,礦石中還含有少量埃洛石;因含量很少,所以在X光衍射上很難分辨出來;但在透射電鏡下,細粒級部分中可以看出埃洛石的存在,
從以上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化州大坡高嶺土礦的物質組成是比較單純的,除了石英以外,主要就是高嶺石,而且兩者在粒級上的分布差異較明顯,這對礦石分選是很有利的,從礦石組分特征可以看出,高嶺土礦的形成經曆了較完善的風化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嶺土礦體中,含有少量細砂層,礦石中80%以上是細粒石英,高嶺石含量很少,其礦物組成和大部分礦石具明顯的差異,是礦體中的有害部分。
(二)礦石化學成分
化學成分對於高嶺土的工業應用影響很大。雜質含量多,尤其是Ti、Fe含量對高嶺土原料的自然白度影響很大,甚至會改變高嶺土原料的性能,化學成分也會影響高嶺土原料的加工性能,320目和<2un精礦樣的化學成分分析結果。大坡高嶺土礦的化學成分具兩個特點,Fe含量低,TiO2含量一般均低於0.2%,因而使高嶺土的自然白度增高;其它雜質成分較低,這和礦石的礦物成分分析結果一致,說明礦物成分以高嶺石和石英為主,而石英經水選淘洗處理就可以剔除,從而可以得到高純度的高嶺土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