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讀青少年的需要
青少年的成長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它即可以是人生美夢的開始,也可以成為噩夢的開始,幫助青少年擁有美好的成長體驗是家長、學校的重要使命。青少年在成長的階段,“需要”成為主要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孩子需要來自家庭的溫暖
對青少年來說,家是一個人的生存之本,相愛的父母、和諧的家庭氣氛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在一項調查中我們發現,平均成績在80分以上的青少年,家庭氛圍和諧的占90%以上。而平均成績在40分以下的青少年,父母經常吵架,學生與父母關係緊張的占80%以上。因此,擁有溫馨的家庭成長環境,是青少年獲得健康、快樂成長的保證。
人由嬰兒成長為兒童,由兒童成長為青少年,再由青少年成長為青年,這個過程需要成人長達數十年的關心和愛護。一個溫暖的家庭,就是一個溫暖的港灣。在溫暖的家裏,孩子健康成長,最終成為社會的棟梁。
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愛”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美國教育家曾對沒有達到普通智力水平的兒童的生活環境及心理環境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兒童與家庭成員之間有矛盾,家庭氣氛緊張,心理壓力大,常常表現出情緒消沉、脾氣大。由此看來,不論是國內國外,“愛”是一個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第一要素。
目前,有許多家庭,或父母不和,或與長輩不和,都給青少年帶來了不良的影響。沒有安全、溫馨的生活環境,就不會有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更不會使青少年獲得全麵的發展。
(二)孩子需要尊重
人都有需要他人聆聽自己心聲的願望。青少年也需要成人聆聽他們的問題和困難,需要得到成人肯定的評價,需要成人能注意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他們的感受,讚許他們的成績。
人從嬰兒開始,就有了這種需要。嬰兒會因為看到成人的笑臉而高興,也會因為看到成人生氣、憤怒的臉而被嚇哭。他們也會用自己喜怒的表情,獲得成人對他們的重視。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需要變得更加強烈,並且更加隱蔽。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父母無心管理孩子的家庭,孩子出現的問題就會相應多些;父母管理方式粗暴的家庭,孩子的問題也會比較多。對於孩子,教育的方式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相應的改變。尊重孩子,就是理解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正常性,采用科學的方法幫助他們解決所麵臨問題,而不是以簡單的打罵解決問題。聆聽他們的心聲,理解他們的心理需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的教育效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
(三)孩子需要耐心的引領
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擁有文化知識僅僅是人生的一部分需求,而擁有自信心、愛心、責任心,才是走向快樂人生的根本。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會發現自己與別人的差距,這個時候,引導青少年知道“一個人不可能把每件事情做好,隻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不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自我教育,都應該讓人明白:人,才是最大的財富,有人才會有一切,存在就有意義。引領青少年認識到隻有不斷學習,才能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才能有效地服務社會,也才會彰顯自身存在的價值。
二、解讀青少年的性心理
一個人進入青少年階段的第一個標誌是性成熟。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性成熟標誌著一個人已經完成了從兒童向青少年的過渡,正在逐步走向青年人的行列。由於青少年成長階段時間短,很容易被家長忽視,常常錯誤地認為青少年還是一個兒童,忽視了性對每個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的幹擾。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因此,解讀這個時期青少年的性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育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在短短的初中三年裏,青少年對性的認識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性認識的萌芽期。時間大約從小學六年級到初一第一學期結束。在這個階段裏,女生的生理發育開始漸漸地顯現出來,大約有30%的女生來了例假,這個時期女生因為性困惑所受到的幹擾大於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