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鹿和狼在同一個地方出生、成長、生存。很多時候,馴鹿和狼都安靜地在同一個地方活動,狼從來不攻擊馴鹿,馴鹿也不怕狼。
這是一種很獨特的關係。
但是獨特的關係瞬間就被改變。
在一個看似平靜祥和的早晨,狼突然對鹿群發起了攻擊。馴鹿四散逃跑,他們錯愕,震驚。馴鹿圍在一起,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其實,狼早就確定好了目標,狼會在追和逃的時候,冷不防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草叢中衝出來,卻沒有抓到鹿,隻擦破了一隻鹿的腿。
追和逃的遊戲結束了,狼沒有得到食物,馴鹿也安然無恙。
第二天,同樣的一幕再次出現,那隻狼從旁邊衝出來,抓住的依舊是那隻受傷的鹿的腿。
狼每次都是從不同的地方衝出來的,抓的卻依舊是那一隻已經受傷了的鹿。那隻鹿非常的可憐啊!昨天的傷口還沒有好,今天又受了新傷。
那隻鹿已經慢慢地變得心灰意冷,也漸漸地對自己失去了信心,更可怕的是已經失去了反抗的意識。就這樣,它成為了狼群的食物。在一個同樣寧靜祥和的早晨,狼群發動了攻擊,它遭殃了。
從理論上講,狼是沒有能力對馴鹿構成威脅的,狼非常懼怕鹿的蹄子,馴鹿的蹄子可以輕而易舉地要了狼的命,或讓其受重傷。
狼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每次都隻抓傷同一隻鹿,那隻鹿每次都受傷,它漸漸地失去了信心,直到最後自己變得完全崩潰。這個時候,它已經忘記了自己還是一個強者,可以打敗狼。於是,在狼攻擊它的時候,它就已經失去反抗的勇氣了。
其實,馴鹿失敗的原因不是狼有多麼厲害,他之所以會被打敗,是因為自己在麵對凶殘的狼的時候,他失去了能把對方打敗的信心。
有的時候不是對手太強導致你失敗了,而是你喪失了打敗對手的信心所以沒有盡全力導致你失敗了。在很多比賽或者競爭中,競爭者可能素質都旗鼓相當,輸贏是取決於心理因素。在人生中,我們不能做懦夫,在競爭中永遠要保持著打敗對手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