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二十三年春,泰山。
“腎虛,我都來山上十年了,每天看你不是練功就是練功,做人還能有點樂趣嗎?”
張靈均自拜師起,便一待泰山就是十年。因為自身出身緣故,加之自己性格較為痞性,雖說十年山中生活,性子磨合不少,可願意與自己相處的玉皇宮子弟可謂少之又少。
這李洞虛是其中之一,張靈均在幼年時閑來無聊為了捉弄李洞虛,給他取了一個外號:腎虛公子。
“你小子又偷懶,練習衝淵訣足足十年,才將夠突破第四層境界,達到練罡期……還在這裏提樂趣!你可別把我徒弟教壞!”說話的人是齊眾妙,李洞虛的師傅。
在玉皇宮,敢訓斥張靈均並直言稱呼為‘小子’的,除了老仙師便隻有這個像極了山野村夫的莽漢。
平日裏,他也是一襲粗布麻衣,絲毫沒有堂堂玉皇宮師叔輩該有的前輩氣質。
一開始齊眾妙說張靈均時,張靈均還有些不服氣,叫板和他頂嘴“我是老仙師的徒弟,你也是,充其量你隻是我的師兄,憑什麼教訓我?在我張家,除了我老爹,誰這樣訓斥過我?你有什麼資格?”
齊眾妙聽後不予理會,過了兩天張靈均主動認錯道歉。原因是聽到幾名弟子談論齊眾妙時說的話,整個玉皇宮,脾氣最爆,膽量最牛的要屬齊眾妙。
張靈均詢問為何……
有一人回答道:
文景八年,齊眾妙武功已臻化境,南蠻蜀地內,有人嘲笑了一句齊眾妙玉皇宮首席大弟子名不副實,齊眾妙聽聞後當即下山,追了那名嘲笑他的人三天三夜,最終斬殺在蜀山腳下。
被斬殺的那人是蜀山劍宗的大弟子。
文景十二年,齊眾妙入宗師,聽聞涼州境內有十三大寇禍亂一方,齊眾妙單刀匹馬挑明了要殺十三大寇……
涼州有一城,名曰落寇城,這城原先叫做北淩城,是由朝廷直接改名才叫落寇城的,原因就是此城是齊眾妙將十三大寇一網打盡的地方;
文景十三年,齊眾妙擊敗十三大寇後,又去了趟龍虎山,隻因龍虎山當代天師姓齊。齊眾妙與他被江湖上稱為‘雙齊’宗師,蓋絕天下。
齊眾妙氣不過,心想“天下隻有一個姓齊的能夠蓋絕天下武林”,索性便上了龍虎山挑戰齊天師,這齊天師也是年輕氣盛,便應戰了下來。
二人戰了一天一夜,沒人知道勝負如何,多數人猜齊天師敗了,隻因事後齊天師說:
‘歸一境大圓滿之下,齊眾妙當稱無敵!’
這一年,齊眾妙二十七。
文景十六年,齊眾妙遊曆江湖結束,返回泰山玉皇宮時,與大漢張家張三郎張靈羽一戰,大勝!
這一年,張靈羽二十三歲。
聽聞這些話後的張靈均頓時打了一個寒顫,從那開始,張靈均在這玉皇宮中,便有了一位令自己驚怕的強者齊眾妙!
原因無二,張靈羽是他三哥!雖然是堂哥,可是從小生活在張家的他,沒有人比他更明白自己這幾位哥哥的恐怖。
比如張靈羽,那可是十歲就上戰場和敵人拚刀子的猛人啊!
連自己三哥都敗給他了,而且是完敗!我要是惹他豈不是腦子抽風了?男人麼,該忍的就還是得忍忍。
“嘿,師兄,瞧這話說的,洞虛也是我的師侄,我這個做師叔的,不是怕他累到嗎?”張靈均看到齊眾妙來到自己身旁,立馬不敢造次,全言有著奉承之意。
“不必!習武本就是打磨自身,這點累都怕以後如何撐起我們泰山玉皇宮?反倒是你,真給你老張家丟人!我生平極少佩服人,可你們張氏滿門除了你都是我齊眾妙佩服的大英雄!靈均,你該明白,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豁出了命去做!今日你能在泰山心無憂慮的度過每一天,可將來下了山呢?你是張家子,得當將軍,將來是要守國門衛太平的。”齊眾妙一番苦口婆心,其實也當屬無奈,齊眾妙與張靈均的幾位兄長都私交甚好,平日裏,自然希望張靈均能努力練武,將來若是真到了戰場上,不至於墮了張家威名。
有漢朝張氏,男兒當兵為將,女子亦為智囊謀帥,被世人敬仰!
張靈均幼年時的夢想就是做個大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多威風啊!現在長大了,想遊曆天下,三妻四妾,做個逍遙人,當然,有些話他是不能和齊眾妙說的。
近些年來,張靈均練武境界如此緩慢,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老仙師不光教給張靈均衝淵訣,還將一些道家和兵家的奇門遁甲及六韜三略。
最初,張靈均覺得不錯,新鮮的東西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的。
畢竟,少年時每個人的求知欲都比較強烈。
“玉皇九劍練到那一劍了?”齊眾妙帶有檢查功課般的口吻說道。
玉皇宮最為出名的是內功心法衝淵訣,其次是玉皇宮的劍術,這劍術原是昔年天下第一趙長青所創的劍法,但由於太過繁雜,被老仙師化繁為簡,共分九劍,這九劍依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