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鳥
從前,某個國家的森林內,住著一隻兩頭鳥。名叫“共命”。
這鳥的兩個頭“相依為命”,遇事向來兩個“頭”都會討論一番,才會采取一致的行動,比如到哪裏去找食物,在哪兒築巢棲息等。
有一天,一個“頭”不知為何對另一個“頭”發生了很大誤會,造成誰也不理誰的仇視局麵。
其中有一個“頭”,想盡辦法和好,希望還和從前一樣快樂地相處。
另一個“頭”則睬也不睬,根本沒有要和好的意思。
如今,這兩個“頭”為了食物開始爭執,那善良的“頭”建議多吃健康的食物,以增進體力;但另一個“頭”則堅持吃“毒草”,以便毒死對方才可消除心中怒氣!
和談無法繼續,於是隻有各吃各的。最後,那隻兩頭鳥終因吃了過多的有毒的食物而死去了。
簡單溝通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在一間公司內,每個組織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是個大家庭,成員中的兄弟姐妹,應該和和氣氣,團結一致。若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大家應開誠布公地解決,不應將他人視為“敵人”,想盡辦法敵視他。因為大家都在同一間公司內服務,一旦某個組織潰不成軍時,其他組織也將深受其害。
我們需要提倡團隊精神!
得意的猴孫
從前,有一個賣草帽的人,每一天叫賣得十分疲累。一天他剛好路過一棵大樹,就把草帽放下,坐在樹下打起盹來。
等他醒來的時候,發現身旁的草帽全都不見了。抬頭一看,樹上有很多猴子,每隻猴子的頭上都有一頂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歡模仿人的動作,於是他趕緊把自己頭上的草帽拿下來,丟在地上,猴子也學著他,將草帽紛紛扔在地上。賣草帽的高高興興地撿起草帽,回家去了。回家後,他將這件奇特的事告訴了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很多很多年後,孫子繼承了家業。有一天,在他賣草帽的時候也跟爺爺一樣,在大樹下睡著了。而草帽也同樣被猴子拿走了。孫子想到爺爺的方法,脫下草帽,丟在地上,可奇怪的是,猴子們竟然沒有跟著他做,還直瞪著他看個不停。一會兒,猴王出現了。猴王抓起地上的草帽,說:“開什麼玩笑!你以為就你有爺爺嗎?”
簡單溝通
資訊爆炸、瞬息萬變的現時代,過去成功的經驗,往往就是導致現在失敗的最大累贅。人人都在與時俱進,問題在於,如何前進得比別人更快一些。
蝴蝶的故事
一天,一隻繭上裂開了一個小口,有一個人正好看到這一幕,他一直在觀察著,蝴蝶在艱難地將身體從那個小口中一點點地掙紮出來,幾個小時過去了……
接下來,蝴蝶似乎沒有任何進展了。
看樣子它似乎已經竭盡全力,不能再前進一步了……
這個人實在看得心疼,決定幫助一下蝴蝶:他拿來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繭破開。蝴蝶很容易地掙脫出來。
但是它的身體很萎縮,身體很小,翅膀緊緊地貼著身體……
他接著觀察,期待著在某一時刻,蝴蝶的翅膀會打開並伸展起來,足以支撐它的身體,成為一隻健康美麗的蝴蝶……
然而,這一刻始終沒有出現!
實際上,這隻蝴蝶在餘下的時間都極其可憐的帶著萎縮的身子和幹癟的翅膀在爬行,它永遠也沒能飛起來……
這個好心好意的人並不知道,蝴蝶從繭上的小口掙紮而出,這是上天的安排,要通過這一擠壓過程將體液從身體擠壓到翅膀,這樣它才能在脫繭而出後展翅飛翔……
簡單溝通
有時候,在我們的生命中需要奮鬥乃至掙紮。如果生命中沒有障礙,我們就會很脆弱。所以我們必須毫無畏懼地接受營銷工作,直麵所有障礙和困境,並充滿信心地克服。
蛹和蝶
蛹看著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非常羨慕,就問:“我能不能像你一樣在陽光下自由地飛翔?”
蝴蝶告訴它:“第一,你必須渴望飛翔;第二,你必須有脫離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溫暖的巢穴的勇氣。”
蛹就問蝶:“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死亡?”
蝶告訴它:“從蛹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已經死亡了;從蝴蝶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又獲得了新生。
簡單溝通
這個寓言講的是一個關於生命升華的道理。用它來意喻企業家,是非常合適的。企業家要創新,有時就不得不進行“破壞”,甚至破壞他自己親手建造起來的大廈。所謂的“企業家就是從事創造性破壞的那些人”,就是說他要在創造中進行破壞。我們是否有勇氣打破我們賴以成功的基石去尋找新的發展思路?
學捉老鼠的梭魚
牙齒鋒利的梭魚有天突發奇想,要學會貓的一套手藝,於是它請貓帶它到倉庫裏捉老鼠去。
“什麼?親愛的朋友,”貓對梭魚說,“你可懂得這門行業?”
“捉老鼠有什麼稀奇,我們在海裏連小鱸魚也常常捉哩。”
“那好吧!不過你可別說我沒有警告過你。”
於是它們到倉庫裏埋伏起來。
貓一會兒就捉到一隻老鼠,等貓把老鼠玩夠了,吃得飽飽的,才想起梭魚朋友。可憐的梭魚張著嘴巴躺在那裏,尾巴已經被老鼠咬掉,隻差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