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朝堂之上對是非(1 / 2)

穩坐於高堂上的皇帝睿宗李旦微閉著眼睛,一手敲打著龍礅,一邊看著身旁宮女芊芊玉手彈奏樂曲,一邊糾正著她們出錯的音調。此時沒有一絲帝王的風範,而像一位和藹的長者。

“都給我退下!”太平公主見睿宗如此悠閑便嗬斥道:“皇兄!你看看這個歐陽文君是如何誹謗皇妹我的!”太平公主氣憤的從懷中掏出歐陽嫣然的卷子,往睿宗麵前的案幾上一扔,氣的臉色發青。

睿宗從未見自己寵愛有加的妹妹如此憤怒,滿肚狐疑的撿起案幾上的那份考卷,看著上麵的白紙黑字,不禁震驚,更多的是憤怒:“大膽?!歐陽文君!”睿宗拍案而起。

“皇兄,想我太平一心隻為大唐,如今卻有人詆毀我說我司馬昭之心,皇兄……”

“來人!”睿宗李旦見自己的妹妹哭的死去活來不免心中難受,自己的父皇母後在世時都不曾對皇妹說過一句不是的話,如今一個乳臭未幹的輕狂少年卻膽敢如此謾罵自己捧在手心的皇妹,真是該殺!

“給朕拖出去杖斃。”睿宗李旦一邊指著歐陽嫣然說道,一邊偷偷地看著身旁太平公主的表情。

“皇上!我歐陽文君不服!”歐陽嫣然見帝王隻聽信太平公主的一麵之詞大為不滿,她要替自己辯訴!

“哦?”睿宗李旦對歐陽文君的那聲怒吼頗感奇怪“你抬起頭來。”身為萬人之上的睿宗李旦可是除了自己的妹妹敢如此對自己說話,這天下還不曾有第二個人。

歐陽嫣然並無畏於睿宗的話,把頭抬起來直視著這君臨天下的帝王。

“你竟敢怒視著朕?你不怕朕殺了你嗎?”

“剛剛皇上已經說要將草民杖斃,橫豎都是一死,草民還有何懼?”

“說得好。”睿宗不怒反笑,自己身居宮中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有人如此豪爽的和自己說話。除了十七年前與母皇武則天分庭抗禮的妹妹升平公主,自己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和自己講話,想起自己的小妹升平公主,睿宗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愧疚。

十七年前,母皇武則天為了使邊界免受匈奴侵擾,將小妹升平公主送往突厥和親,可從小就性子暴烈的升平公主怎會同意母皇將其遠嫁匈奴的策略?於是憤然不顧母皇威脅,不顧皇家顏麵,和與她交往甚多的禮部侍郎郭宏恩遠走高飛,惹得母皇龍顏大怒,立誓將其捉拿回宮碎屍萬段,可母親畢竟還是念及母女情分的,雖說對小妹恨之入骨,但每當午夜夢回之時,還是默念小妹的名字,直到一天母皇在禦花園賞西域進貢過來的龍庭盞時恰好收到小妹的飛鴿傳書,信中說小妹升平公主已產下一女,希望母皇能夠給其女賜名,母皇龍顏大喜,立刻撤銷了追殺令,賜侄女名武昭雪,邑號平妍公主,食戶千旦,並專程派朝中重臣去找小妹希望她一家三口返回長安,可惜都是隻聞其音,不見其人,最終母皇因思女心切而一病不起,可在母皇臨終前也不曾見到小妹的影子,隻留下母皇遺照:將皇位傳於升平公主之女武昭雪,其母與其姑母太平輔佐之。可這都十七年了,仍不見自己皇妹與侄女昭雪的身影,這幾年民間四處災荒不斷,不知道她們母女如今是生是死,若還活著,那昭雪侄女今年已經十六歲了,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定和小妹升平公主一樣是個才貌雙全的大美人,就將這讓自己食不知味睡不成眠的皇位還與她便是。自己也知道妹妹太平公主為何會如此張揚跋扈,還不是為了那生死未卜下落不明的侄女日後好順順利利的登上皇位,如今天下哀怨四起,自己這個當皇帝的怎會半點不知?可畢竟隻是個暫代皇帝,又有什麼好管的呢?還不如早早將這皇位拱手讓人,自己好頤養天年。也不用落得讓妹妹太平公主大聲嗬斥,讓自己兒子整天悶悶不樂,想盡辦法監國利民,等到自己將皇位還給那從未謀麵的侄女時,所有的矛頭都不會再對著他了。真是高處不勝寒啊。

睿宗李旦從玉階上走了下來,彎下腰認真的看了看歐陽嫣然,頓時如遭受到晴天霹靂一般往後退了幾步。

“你……你再說一遍你叫什麼名字?”睿宗李旦定了定神問道。

“草民乃江蘇鳳城人氏,賤姓歐陽,家父起名文君。”歐陽嫣然見皇帝那蒼白的臉色和顫巍巍的話語,還以為自己的考卷氣壞了他。

“哦,歐陽文君啊?”睿宗李旦又負手圍繞著她轉了一圈,重複著她的名字,想再一次的確認一下自己是否多心了,因為眼前這個麵色紅潤的少年眉宇間與自己那失蹤十七年的妹妹有幾分相似。莫非他會是自己那素未謀麵的昭雪侄女?可這十七年都杳無音信,今日怎會突然出現在長安?莫非是妹妹升平公主回到長安了?可認真想想也不對呀,十六年前升平妹妹的信中不是明明說的產下一名女嬰嗎?今日怎會是個少年?又想想天下如此之大,有兩個麵目稍為相似的人也不足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