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蓮
一個在國外的朋友給我發了一個電子郵件,說附件裏有一個送給我的小禮物。
打開附件,黑色的背景上浮現出大衛·科波菲爾神秘的眼睛,詭異的笑容。旁邊字幕徐徐變幻,好像大衛那催眠的聲音——稍後,我將帶領你進入魔法世界。——你將成為魔法世界的見證人。——你隻是魔法的一部分。——在這個簡單的遊戲中,你將看到,我可以通過電腦深入你的思想。
然後,出現了六張撲克牌,都是不同花色的j到k,每張都不一樣。
然後——在心裏默想其中一張,不要用鼠標點中它。(我選了紅桃q)——看著我的眼睛,默想你的卡片。(我根本不相信,就真的挑釁般地看著他的眼睛,心想:就算你有什麼厲害的軟件,我不在鍵盤上做任何動作,你怎麼可能知道我選中了哪一張?)——我不認識你,我也看不見你,但我知道你的思想。(真的嗎?)——默想你的卡片,然後擊空格鍵。
輕輕一擊空格鍵,畫麵嘩的一變,原來的六張牌不見了,然後出現了一行字:看!我取走了你的牌!我急忙去看,天哪!撲克牌隻剩下五張,紅桃q不見了!真的不見了!
大吃一驚的我,馬上再來一遍。這次選了黑桃k,幾個步驟下來,黑桃k又不見了!
大衛真的通過電腦,拿走了我想的牌?怎麼可能?難道真的有魔法?!百思不得其解,發了郵件問那個朋友,他說:“這是個詭計,你再想想。”
我想了半天,不得要領,於是轉發給另一個朋友,他是個當年的理科高才生。過了一會兒打電話問他,他說應該是個概率的問題,正在進行分析。我一聽就知道他也是一頭霧水,便再去追問那個大洋彼岸的始作俑者。
對方終於回答了我。他的回答令我再次失聲驚呼:竟然是這樣簡單!
原來,第二次出現的牌,完全是另外的一組,雖然看上去和第一次的很相似——都是j到k,但花色不一樣。也就是說,第一次出現的六張牌,第二次都不會再出現,不論你選哪一張牌,結果都是一樣的。但是我們為什麼會上當呢?這是因為我們死死地注意其中的一張牌,當然就隻看到“它”“沒有了”。就是這麼簡單。
我還是忍不住驚歎。不是驚歎這種遊戲的有趣,而是驚歎它對人的普遍心理的洞察和利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許多人不就是這樣嗎?總是選定人生某一項內容,作為自己的一張牌,死死地盯著它,有它在就覺得人生有希望有光明有分量有溫暖,如若某一時刻發現它不翼而飛,人生就徹底崩潰,信念坍塌,日月無光……根本不知道其他幾張牌是否還在,是否有變化,忘了人生從來就不是隻有一張牌。
我們所缺少的東西之所以顯得那麼重要,有時候是因為我們過分企盼、過分重視它了。我們為什麼要那樣在乎我們沒有的東西呢?為什麼要如此執著甚至要拿一生來和它死耗呢?
就算拿走了那張牌,不是還有其他的五張嗎?即使它們的圖案和你最初的希望不一樣,難道不也可能是悅目的嗎?接受並且欣賞命運發給我們的牌,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呢。所謂的驚喜,所謂的奇跡,都不是死死等來苦苦盼來的,而是預料之外,在某個神奇時刻突然降臨的。
我喜歡這個遊戲。大衛的詭計讓我明白了:有時候,用力看其實就是盲,執著於聰明就是愚蠢。
心靈寄語
生活的真諦有的時候不僅僅表現在盲目的執著,更多的應該是明白該在什麼時候放棄,放棄並不等於不堅持,而是換到另外一個方式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