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呂世傑和他這幫徒弟幫忙,城南那邊的工程進度神速,呂世傑當真不是徒有虛名,做得那些東西堪稱世界一絕,他的那些徒弟也是真才實學,雖對自己師傅把他們賣了一事耿耿於懷,但是自從呂世傑把圖紙給他們看了之後,他們也心甘情願,也能理解為何師傅會變成那樣了。
這天宋曉黎正在李府的書房整理各家的賬本,突然有人送來請柬。
宋曉黎納悶自己沒認識幾個人,會是誰送來的。宋曉黎從下人手中接過請柬。翻開一看,原來是書友會明天有一場聚會,沈浪讓人送請柬來邀請她明天到場。宋曉黎也想了想自己最近也忙得有些累了,手頭上的工作也差不多了。雖然不是很喜歡參加這種聚會,但是還是讓自己放鬆放鬆。於是就讓人回去複話了。
宋曉黎來到沈浪的別院時,趙雲,沈浪,孫海勇還有方信都已經和學子們討論了,這次沒在涼亭裏,在後院的一個竹屋裏。
很多人在上次的事後,都知道了宋曉黎,也把她當作會裏的一員,也知道了宋曉黎是沈浪的表弟,見到她來後,馬上就停止了討論。
“宋兄,我還以為你忙得抽不出時間不來了。”孫海勇很高興的見到她。
“在表哥的盛情邀請下,我一定會來的。”沈標在宋曉黎和他想認後的第二天就向外界宣布了眾人也知道了宋曉黎是沈浪的表弟,所以宋曉黎的這聲“表哥”,眾人也沒太大的反應。
“既然來了,就坐這吧!”孫海勇向她招了招手。
宋曉黎也不客氣,徑直的坐在了他的身旁,“你們剛才在討論什麼,那麼開心?”
方信回答了她的問題“也沒什麼,隻是在說這三國之事。宋兄,你對這天下之事有何看法?”
宋曉黎搖了搖頭,“我隻是個商人,這天下之事不是我這個滿身銅鏽所能明白的。”
趙雲四人明顯不會相信她的話,她似乎在逃避一切和朝廷有關的事,孫海勇和方信相互對看了一眼。
“宋兄此言差矣!這經商和朝廷可是有很大的關係,經商和政事是同樣的道理,難道不是嗎,宋兄?”孫海勇看著她。
宋曉黎覺得他們今天很奇怪,一直想讓她開口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樣子今天可能逃不了。“我是後來的,你們先說吧。”宋曉黎把球又踢了回去。
趙雲用扇子扇了幾下,“在下對政事沒什麼興趣,隻喜歡花花草草,我就不參加你們的談話。我去那邊看看。”說完就往屋外的花園走去。
沈浪也站起來了,“我隻懂經商,其他的也不懂,我去處理公務了。”說完,飛一般的走了。
宋曉黎傻眼了,這兩人走的也太快了,宋曉黎就直直的看著剩下兩位大才子,“你們該不會也不會不知道吧?”
剩下的兩個見自己的朋友跑得太快,有看了一眼宋曉黎那副“你敢走試試”的表情,隻好勉強的留了下來。
“方兄,你本來就是朝廷的人,這是你比較熟,你先說。”孫海勇首先出聲了。
方信沒辦法,隻好硬著頭皮,“我認為現在三國的局勢很不穩定,雖然暫時還在往來,但是很容易一觸即發。三國之中,數西炎國兵力最強,尤其是他們騎兵更是驍勇善戰,從幾百年前停戰協議後,他們一直還在練兵。但他們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們的食物必須靠我國來提供。北冰國是三國之中最神秘的國家,很少有人能進得了他們的國土,也很少見到他們的人出來,其他的事,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國是三國之中最富饒的國家,但是由於很少有戰爭,國民已經過慣了這種安逸的生活,雖然現在也在加緊練習,但如果真的發生戰爭的話,我們根本就抵擋不住西炎國的軍隊。”
方信一說完,底下的人都在沉思,過了一會兒,孫海勇才拍手打破了平靜。
“方兄分析的很真的很好,那接下來就由我談談。就像剛才方兄說得一樣,我國的百姓已經過慣了舒適的生活,雖然他們也知道三國簽訂的協議已經過了,但是他們養成了惰性,根本就沒想過要拿起武器與他國的軍隊戰鬥。還有就是皇上雖然親政了,但是朝中大部分的權力還是在王丞相的手中,很多邊境的守將都是他的親信,這些人平時就搜刮百姓的財物,安於享樂,簡直就是不堪一擊。我國物產富饒,土地肥沃,但是卻容易發生洪災和蝗蟲害,每年都要損失很多銀子。”孫海勇不在是以前的吊兒郎當的,表情很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