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研究、實驗研究和臨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與許多膳食因素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飽和脂肪酸(豆蔻酸和棕櫚酸)、反式脂肪酸、高鈉攝入、大量飲酒、超重和肥胖可顯著增加心血管病發生風險。
(1)飽和脂肪酸 大量關於膳食脂肪與心血管疾病尤其是與冠心病之間的動物實驗、人群觀察研究、臨床試驗和代謝研究均證明,脂肪酸和膳食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顯著相關。脂肪攝入量過高,尤其是飽和脂肪酸攝入增多可升高血甘油三酯、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這些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畜、禽肉和奶製品中的豆蔻酸(C14∶0)、棕櫚酸(C16∶0)和月桂酸(C12∶0)。硬脂酸(C18∶0)對血膽固醇沒有顯著影響,既不升高也不降低血膽固醇水平,且在機體內很快轉變成油酸。大量的隨機臨床研究顯示,用亞油酸或不飽和植物油代替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可顯著降低冠心病風險。
(2)反式脂肪酸 常用植物油的脂肪酸均屬於順式脂肪酸。植物油部分氫化過程中產生大量反式脂肪酸。代謝研究和人群研究證明,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不僅升高血LDL-C,而且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冠心病風險。反式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氫化植物油(如起酥油、人造奶油)及其製品(如酥皮糕點、人造奶油蛋糕、植脂末、各類油炸油煎食品等)、高溫精煉的植物油和反複煎炸的植物油。目前,我國居民反式脂肪酸攝入量很低,但還是推薦盡可能地減少氫化植物油及其製品的攝入,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
(3)膽固醇 血膽固醇主要來自膳食膽固醇和內源性合成的膽固醇。動物食品如肉、內髒、皮、腦、奶油和蛋黃是主要的膳食來源。盡管膽固醇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的研究證據尚不完全一致,但是膳食膽固醇攝入過多升高血漿膽固醇水平,因此應盡可能減少膳食膽固醇的攝入。蛋黃富含膽固醇,但蛋黃不含飽和脂肪酸,如果肉類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攝入量得到控製,就不需要非常嚴格地限製蛋黃的攝入。研究顯示,每天不超過1個蛋黃,對健康有益,但冠心病患者應減少攝入量。對於血液膽固醇水平正常的患者,推薦每天攝入的膽固醇總量在300mg以下,對於血膽固醇水平已經升高的患者,建議每天攝入的膽固醇總量控製在200m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