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管人用手段1(1 / 3)

“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天下誠然要用巧勁,管理企業也要講究手段的使用。單一的領導手段,不能在每個員工身上生效。管理方法應該因人而異。所以,企業領導人必須具備靈活多變的領導策略,推陳出新的領導方法。

5.1領導者行為的“五忌”

作為領導,要時刻嚴格地要求自己。有人指出,領導要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對於不可為的事,堅決不能去做。下麵提到的領導者行為的“五不要”,就很有指導意義。

其一,不要無事空忙。

有的人庸人自擾,有的人專想解釋一切。他們以談論大事為要務,總是過於嚴肅地對待一切事物,把它們變得爭論不休和神神秘秘。其實,令人煩惱的事情中絕少有真正值得為之煩惱的。把本該拋在腦後的事情,掛在心上實在愚蠢。小事本可化了,無事卻能生非。小洞不補,大洞難縫。有時候,治療反而引發疾病。生活的第一金律就是無為而治。

其二,不要言無節製。

作為領導,一言一行都要有所節製。它將使你路路通達,很快獲得尊敬。它能影響一切事物:交談、演講,甚至是走路、觀看和表達需要。它是製勝他人心靈的法寶。這種威儀不是來自愚蠢的魯莽行為,也不是來自使人著急的慢吞吞的謹嚴之相;它是一種由美德支持的高尚人格。

其三,不要裝模作樣。

人越聰明,就越不做作。做作真是一種俗不可耐的缺點,這對他人來說像沉重的負擔一樣難以忍受。同樣對他自己也是一種折磨,因為他不得不裝出這樣一副外表來。甚至那些偉大的天才也由於故作姿態而變得一錢不值,因為人們把他們歸於竭盡全力耍手段的一類,而不是天然成趣的有風度的一類。凡出於自然而非出於人為總是比較令人愉快的。據說做作之人並不知道他們的做作的才能。你越是擅長於某事,就越要掩藏自己付出的努力,以便使你造詣看上去是發乎自然。你也不可假裝不做作以避免做作。

精明的人不可承認自己的長處。對於這些長處,應當表現得熟視無睹的樣子,這樣就能夠引起他人的關注。不在意自己長處的出類拔萃之人,乃是雙重的出類拔萃。他自有特別的辦法獲得眾人的喝彩。

其四,不要眾叛親離。

很少人能夠博得眾人的喜愛;如果贏得了智者的喜愛,便是好運臨頭了。人們對待同行中的落伍者,總是不冷不熱的。人見人愛,贏得這一重大獎賞的途徑有許多條。你可以在職業上,也可以在才智上出人頭地。以優雅的方式待人接物,也是行之有效的。

把自己的過人之處,轉化為他人對你的依賴,於是人們就會說,事業需要你,而不是相反。有些人榮耀職位,有些人為職位所榮耀。

讓鼠輩繼任你的職位絲毫不會增添你的榮譽。他人遭人憎惡並不意味著你是真正為眾人所需要的。

其五,不要羅列黑名單。

關注他人的壞名聲,自己的名聲也會敗壞。有些人不是喜歡用他的汙點來掩飾或者消滅自己的缺點,就是喜歡以己之心安慰別人,這是一種愚蠢至極的安慰。他們一張口便臭氣熏天,他們是藏汙納垢之所。在這件事上,誰陷得越深,誰弄得越髒。極少有人不犯錯,或是因為遺傳,或是因為人際關係。除非你不為人知,你的錯誤才不被人曉。深謀遠慮的人不記別人的過失,也不使自己成為一份卑鄙的黑名單上的人。

5.2領導批評下屬有講究

善於批評的領導,能夠讓人高高興興地接受批評;而善於接受批評的下屬,則能使批評者感到他的誠意,通過批評和被批評,領導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將會越來越密切。

其一,如何批評別人。

在指出別人的錯誤之前,先檢討一下自身的不足,並坦率地指出自己也並非完善,那樣,別人也比較容易接受你的批評。比如,一位年齡稍長的領導在批評比自己年輕的人所犯的錯誤時,可以這樣試試:“小馬,你犯了一個錯誤,不過我以前也常犯此類錯誤。

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力不是生來就有的,那是多年經驗積累的結果。

我在你這樣的年紀時,還比不上你呢。我實在沒資格批評你。不過依我的經驗,假如你這麼做的話,結果會更好些。”如果你試著這樣去批評他人,結果一定不同凡響。當然你也可以用建議的方法,使他人認識並改正自己的錯誤。還要注意的是,在批評別人時,一定要對事不對人,不作人身攻擊,隻就他所做的事進行評論,使他的自信心免受刺激,尊嚴免受傷害。我們應該清楚,批評所喚起的怒氣隻會減少部屬和同事的熱情,而被批評者的錯誤卻很少因此而改變。

其二,如何接受批評。

陳毅同誌把當麵批評他的人稱作是“難得的‘諍友’”,這十分恰當。因為隻有“諍友”,才敢當麵批評,這是對你愛護、關心的表現;是對事業責任心強的表現,否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何必自找麻煩?!可見這是一種極可貴的精神。作為辦公室人士。應該發揚和愛護這種“當麵敢批評”的精神。這樣才能廣開言路,造成一個政治上活潑的局麵,改進工作,少犯錯誤。

一個領導人士如果隻愛聽順風話,喜歡下屬吹喇叭、抬轎子,那是十分危險的。“花花轎子抬死人,花花言語哄死人。”諺語雲,“在阿諛的人嘴裏,說不出實話。”可見,阿諛奉承的人,往往會造成領導官僚主義,促使領導犯錯誤。古人說,“大奸似忠,大詐似信”。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引起警惕。張聞天同誌在《論待人接物》一文中說:“事實上,那些樂於恭維自己、奉承自己、拍自己馬屁的人,正是那些最容易把事情弄壞的人。而那些能夠正常指出與批評自己的缺點與錯誤的人,卻是對於事情最有幫助的人,最可寶貴的人。”這才是領導者應該牢記在心的至理名言。要嚴於責己,對批評者不能要求過高,十全十美。

這裏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能要求批評者的意見100%的正確,十全十美。斯大林指出:“如果批評是從下而上的,那麼即使這個批評隻是59%的正確,我們也不應當加以輕視。”(《斯大林全集》

第十一卷30頁)因為輕視這種批評,必然會堵塞言路。要求十全十美的批評,無異於拒絕批評。二是不能過於計較批評者的態度,即使態度火爆一點,模樣難看一點,也要能聽得進,耐得住,無罪於批評者。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不能視批評者的地位、身份、職務而論,而應注重批評的內容和實質,要重視“小人物”的意見。

5.3思威並施出成效

作為企業的領導,要實現自己的意圖,必須與下屬取得溝通,而富人情味就是溝通的一道橋梁。它可以有助於上下雙方找到共同點,並在心量上強化這種共同認識,從而消除隔膜,縮小距離。

有許多身居高位的人物,會記得隻見過一兩次麵的下屬的名字,在電梯上或門口遇見時,點頭微笑之餘,叫出下屬的名字,會令下屬受寵若驚。

上司要贏得下屬的心悅誠服,一定要恩威並施。所謂“恩”,則不外乎親切的話語及優厚的待遇,尤其是話語。要記得下屬的姓名,每天早上打招呼時,如果親切地呼喚出下屬的名字再加上一個微笑,這名下屬當天的工作效率一定會大大提高,他會感到,上司是記得我的,我得好好幹!

對待下屬,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聆聽他們的憂慮,他們的起居飲食都要考慮周全。

所謂威,就是必須有命令與批評。一定要令行禁止。不能始終客客氣氣,為維護自己平和謙虛的印象,而不好意思直斥其非。

必須拿出做上司的威嚴來,讓下屬知道你的判斷是正確的,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

上司的威嚴還在於對下屬布置工作,交代任務,一方麵要敢於放手讓下屬去做,不要自己包打天下;一方麵在交代任務時,要明確要求,什麼時間完成,達到什麼標準。布置了以後,還必須檢驗下屬完成的情況。

恩威並施,才能駕馭好下屬,發揮他們的才能。

鬆下認為,經營者對於部下,應用慈母的手緊握鍾馗的利劍,平日裏關懷備至,錯誤時嚴加懲戒,恩威並施,寬嚴相濟,如此才能成功統禦。

對於部下和員工,應該如何統禦呢?是嚴還是寬?是剛還是柔?鬆下的經驗是,應該以慈母的手,握著鍾馗的劍。也就是說,心懷寬宏,但處理起來則要嚴厲、果斷,絕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