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三階段嬰兒的護理(1 / 3)

入托前就開始教育寶貝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這樣,待寶貝入園後就不容易因生活環境變化而發生便秘。一旦發生便秘,除注意飲食外可以補充合生元益生菌。

寶寶逐漸長大,父母需要為其挑選一隻合適的杯子。為寶寶挑選學飲杯要注意:可否消毒;鴨嘴式與吸管式兩大派別;有無刻度;有無把手;“不滴落”功能。托兒最好采取日托方式,將孩子送入設備完善且老師們充滿愛心的托兒所托養。家長要隨時觀察子女行為的表現,觀察子女與托付對象間的關係。

引起寶貝發熱的6大常見病:上呼吸道感染;小兒肺炎;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急性白血病。

給寶寶一把健康牙刷:刷毛材料是尼龍絲毛;質地偏軟性;刷頭避免使用尖頭形;刷頭與刷柄角度以17°~20°為宜;刷毛的頂部是圓鈍型的,不能有銳角。3歲寶寶的動作已經非常靈活,特別喜歡纏著家人做遊戲,尤其對玩球的興趣濃厚。寶寶的平衡能力已經很強,能平穩地走路和跑步。

兒科常用退熱藥物種類很多。需要提醒的是,使用退熱藥時一定要嚴格按規定劑量服用。用量過大會使患兒出汗過多而致虛脫;用量太小往往達不到降溫效果。

餐具選擇不恰當對兒童的身體健康是有危害的。父母要避免選擇:彩色餐具。彩色餐具上采用的顏料對兒童的身體是有危害的;尖銳的餐具;難以清潔的餐具。

思思生病了,媽媽帶她到醫院,醫生給他打了針。回來路上思思帶著哭腔說“我要變成烏龜”媽媽奇怪的問她為什麼?思思說“烏龜有大硬殼,針紮不進去”

爸爸“兒子勇敢,今天自己睡到小房間去”兒子:“我不嘛,我害怕”爸爸:“怕什麼?真是個膽小鬼”兒子“你才是膽小鬼呢。都當爸爸了還和媽媽睡一起”

寶寶在集體大環境中接觸各種病原體是不可避免的,當他有了患病跡象時,父母一來要積極給孩子治療,二來要讓孩子在患病時得到很好的休息,避免疾病加重。

人體內的各種微量成分不僅要充足,還要平衡。某種微量元素過多有可能導致其它微量元素的缺乏,因此家長請不要給孩子濫補微量元素。

孩子睡覺的時候咬牙可能有多種原因。如同時有其他伴隨症狀,如排蟲、吐蟲、大便內有蟲卵才可驅蟲。切不可孩子一出現磨牙現象,家長就用上驅蟲藥。

適時適當地給孩子出幾個難題試試,你將發現孩子比你想像得要堅強得多,同時也讓他從中得到鍛練。具體方法有:批評、懲罰、忽視、饑餓、勞累。護劑

遭遇困難是針對智力正常地孩子,父母有意為其製造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難題,讓他自己麵對,自己解決,適當的時候可以提供幫助。注意必須要適度。

限製寶寶吃冷飲的數量,飲料每天隻給喝1瓶,雪糕每次吃1根,而且不要在餐前吃,飯後1小時較合適。剛從冰箱裏拿出的冷飲,在室內放上一會再給寶寶吃。

兒童出現下列情況時不宜接種:體溫超過37。5℃;患有牛皮癬、皮膚感染、嚴重皮炎、濕疹;患有心髒病、肝炎、腎炎、活動性結核病;腦或神經係統發育不正常;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過敏體質及患哮喘、蕁麻疹;正在腹瀉的兒童;腋下或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兒童。

貝貝和媽媽一起看電視,內容講的是一個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打工、上學的艱苦經曆。媽媽說:“你看,叔叔苦不苦呀?”貝貝不解地問:“叔叔吃藥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