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北伐(1 / 2)

此處為正文填充內容,用來防盜的,在下一章更新的時候會換回來。本章3200字。

????填充內容為《蒙古軍隊戰法》節選

????==========================================================

????蒙古人在武器方麵沒有什麼重大改革,不過對當時武器的使用方法上作了一些創新。

????典型的蒙古軍隊中大約有百分之四十是從事突擊行動的重騎兵。他們全身披著盔甲,盔甲通常是皮製的,或者是從敵人那裏繳來的鎖子鎧甲。他們頭戴當時中國和拜占庭士兵通常所用的簡易頭盔。重騎兵騎的馬匹往往也披有少量皮製護甲。重騎兵的主要兵器是長槍,每個士兵還帶一柄短彎刀或一根狼牙棒,掛在腰間,或者置於馬鞍上。

????蒙古軍的百分之六十是輕騎兵,他們除了戴一頭盔外,身上不披盔甲。輕騎兵的任務是偵察,掩護,為重騎兵提供火力支援,肅清殘敵以及跟蹤追擊。

????輕騎兵的主要兵器是弓。這是一種很大的弓,至少需要166磅的拉力,比英國長弓還要重,射擊距離為200至300碼。他們身帶兩種箭,一種比較輕,箭頭小而尖利,用於遠射;另一種比較重,箭頭大而寬,用於近戰。跟重騎兵一樣,他們也有一柄很重的短彎刀或狼牙棒,或者一根套索,有時還帶一支頭上帶鉤的標槍或長槍。

????蒙古士兵在戰鬥開始前要披一件綢長袍。這種綢用生絲製成,編織得十分細密。成吉思汗發現箭很難穿透這種綢衣,隻會連箭帶布一同□傷口。因此蒙軍招來的中國外科醫生隻須將綢子拉出便可將箭頭從傷口中拔出。

????為了確保和加強騎兵的機動性,每個蒙古騎兵都有一匹或幾匹備用馬。這些馬緊跟在部隊的後麵,在行軍過程中,甚至在戰鬥進行時都可以隨時用來更換。換馬是按接力的方式進行的,這樣可以保證安全,對完成預定的任務影響最小。

????蒙古騎兵都是從當時訓練得最好的士兵中選出的。他們從三、四歲開始就被送入戈壁沙漠中的學校,進行嚴格的騎馬射箭訓練,因此他們具有駕馭馬匹和使用武器的驚人本領。比如,他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他後麵的敵人。他們很能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肴。他們體格強壯,隻要一點點或者根本不需要醫療條件,就能保持身體健康,適應戰鬥的需要。隨時服從命令是他們的天職,人人都能嚴守不怠。紀律已形成製度,這在中世紀時期別處還未有所聞。

????騎兵所用的馬匹也經過極其嚴格的訓練。跟歐洲馬匹不同,蒙古馬不論嚴冬酷暑都生活在野外,必要時可以連日行走而不吃一點東西,總之具有極強的忍耐力。它們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在最險惡的地形上越過長得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的距離。例如,1241年,蘇布台的先遣部隊隻化了三天時間就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來到多瑙河流域的格蘭附近,行程180英裏,路上大部分地區有很深的積雪,而且是在敵人的國土上行軍。

????由於行軍時不需要為馬匹備帶飼料,士兵又自帶各人的食物和裝備,而且都隻要最小的用量,因此蒙古軍隊不需要拖帶龐大的後勤供應輜重車隊,也不必保留一個後方供應基地。(大部分蒙古戰馬都是母馬,士兵都能靠喝馬奶生活,因此減輕了軍隊食物供應的負擔)。一開始,他們運用原有的進攻戰術未能攻占築有城牆的中國城市。後來向中國學會了攻城炮的使用方法。盡管這種炮很容易用犛牛和駱駝來馱運,但是他們的部隊還是盡量少帶這種裝備。象亞曆山大大帝的軍隊那樣,蒙古士兵能夠就地取材迅速把攻城機械架設起來,因此蒙古軍隊的機動能力是任何別的軍隊所達不到的。此外,他們還有一個強大的情報係統,經常超前作戰部隊上百英裏進行偵察警戒,從而使部隊能夠最充分地發揮機動性。

????在戰鬥開始時,蒙古騎兵縱隊通常擺開極寬的陣勢高速向前衝去,各主要部隊之間由傳令兵傳送信息。當發現敵軍後,附近所有的部隊均以此為目標實施突擊。這時,有關敵人的位置、兵力、運動方向等全部情報都被送往總指揮部,然後再轉給各野戰分隊。如果敵人不多,則由靠得最近的指揮官立即率部迎戰。如果敵人規模太大,無法馬上把它吃掉,那末蒙軍主力便在騎兵掩護部隊的後麵迅速集結,然後高速前進,在敵人還來不及集結兵力的時候,就將敵人分散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