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往往會全身心的投入進去,從而產生出強烈的自信心、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堅強的意誌和克服困難的毅力等等,所以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向自己的興趣聚焦,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或對自己的事業發生強烈的興趣。
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白手起家、完全依靠自己力量創業的人,他自身的潛能和時間就是最大的資本。所以一定要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用畢生的經曆去追求成功。這樣,即可最大限度發揮自身的潛能,又可充分利用人生有限的時間,從而獲得人生最大成功。否則,如果不能認清自己身上的“資源優勢”,用自己的劣勢和弱項去創業,或者長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者站在這山望那山高,不能用年輕時的“黃金時間”和才華去建立起事業的基礎,而是東撞一頭,西撞一頭的過程中把“黃金時間”和才華稀裏糊塗的磨光了,那麼,剩下的時間不但不再是資本,反而會變成痛苦的負債。
如果一個人從小讀書,工作認真,在一個行業裏持之以恒的鑽下去,到四十歲左右就會有相當的成就,至少對他從事的行業,或對他將來的事業有了信心和明確的目標,那麼四十歲以後這段時間仍然是“黃金時間”。反過來說,如果直到四十歲,他還一事無成,甚至連他自己想幹什麼都還不知道,那麼四十歲以後的這段“黃金時間”就會變成“垃圾”
簡單的說,人生的前半段,都是“黃金時間”,這可說是上帝對所有人的平等待遇,而後半段是不是“黃金”,就要看你前半段時間換來的是什麼。如果你換來的是黃金,那麼後半段也會變成“黃金”,甚至變成鑽石;如果你換來的是“垃圾”,那麼後半段也就成了垃圾。
一般人的通病是,看這個好做就做這個,看那個好做就做那個,變來變去,到後來發現什麼也不好做,而自己的一生也就這樣東撞西撞的混過去了。如果這樣的人也會有成就,也能過富裕生活,隻有靠買彩票中獎了。
到新天地中證明自己
19921年初,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南巡深圳、珠海經濟特區,發表重要講話,揭開了中國第二輪改革大潮的帷幕,曆時三年的“治理整頓”結束,宏觀經濟又一次駛上了高速增長的快車道。1992年3月9日,也就是鄧小平離開珠海40天後,珠海市繼掀起轟動全國的開發大西區熱潮之後,又在全國範圍內開科技重獎之先河,首次以別墅、轎車、大額現金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科技重獎立即引起了舉國轟動,珠海市和珠海市市長梁廣大一夜成名。通過科技重獎,珠海準確無誤地向全國發出信號:歡迎一切科技企業來珠海發展。一直不願來珠海發展、在珠海注冊但長期在深圳運作的史玉柱強烈地感受到了由重獎引起的這一衝擊波,他敏銳地感受到了這種“重獎效應”所帶來的巨大無形資產,他甚至想,假如他在珠海經營,這次小平同誌視察的企業就會是巨人,他就會是這次重獎的獲得者,從而一舉聞名天下,樹立起高科企業的良好形象。他看中了這種效應,他感到在深圳人才濟濟,公司林立,很難出人頭地,就動了去珠海發展的念頭,而他一年前他在珠海注冊的公司就客觀上成為一種先見之明。
史玉柱要去珠海,先要試一下珠海那邊的反應,他先把這一兩年的經營業績(往來賬和納稅已體現在珠海巨人公司的賬上)通過新聞界公布上,然後再派秘書跟珠海有關方麵進行試探性的接觸,立即得到的反響。秘書滿頭大汗地跑進辦公室,一邊擦著汗,一邊說:“珠海那邊很歡迎咱們去珠海發展,消息很準確,新任市長梁廣大辦事有魄力,非常重視高科技,就目前國內而言,就數珠海的政策優惠了。”史玉柱緊緊抓住了這一機遇,他很快拜見了珠海市經協辦和香洲區領導,接著梁廣大市長到巨人現場辦公,一攬子確定了很多優惠政策,解決了一係列在深圳長期得不到解決的諸如戶口調動、港澳長期往返通行證、稅收減免等問題,還額外送給他一份特大的禮物:一塊在珠海市新城市中心1萬平米後來又加到2.9萬平米的土地,按當時地價減免50%並且還可以分期分批交納地價款,可以先使用,以後再補交地價款。這其實跟白給差不多。
聰明的史玉柱將這塊土地拿去一評估,公司資產一下子猛增值一個億,史玉柱很快對此進行注冊,1992年9月,一年半前注冊資本隻有120萬元的珠海巨人新技術公司立即被更名和升格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團公司”,史玉柱隨意地用他的出生年份1962加上一個億拚湊成了一個龐大的注冊資本數字,高達1.1962億(他的手機號碼9001962也是這樣組成的),注冊資本一下子增加了近100倍,並下設8家分公司,公司員工發展到100人,顯然是一個集團公司的架構,而且這樣一來,就資產規模而言,巨人集團成了僅次於四通的全國第二大民辦高科技企業。於是,史玉柱抓住這一契機大造聲勢,從廣告費開支了幾萬元,給了部分報社或記者幾台電腦,輕而易舉地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持續多年波瀾壯闊的宣傳運動,加之黨和國家領導人頻頻視察巨人,各路記者紛紛把鏡頭瞄準了巨人,人雲亦雲,一好百好。在這些包裝宣傳中,史玉柱一夜成了一位年輕的億萬富翁。巨人集團已赫然成了中國電腦業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