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非廣告類收入。張朝陽表示,搜狐正在減少對廣告的依賴程度,力爭今年使廣告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從95%減少到80%。現正在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點,如手機短信息服務,網上商城推動電子商務,財經頻道的網上路演,與百度、戴爾和亞信共推企業上網門戶解決方案。搜狐最近6個月來在網上路演、網上調查、短信息服務、為中小網站提供技術支持等方麵的積極探索,促成搜狐非廣告收入占總收入比重不斷增加,從今年一季度的15%增長到今年二季度的20%多。
——加快將用戶轉化為客戶的進程。搜狐有1500萬的注冊用戶數,每天9600萬的頁麵訪問量,把這些用戶轉化為客戶,開辟除網上廣告之外的營收渠道,切實增加收入來源,成為搜狐發展的重中之重。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搜狐明顯加快了商務拓展的步伐,在個人電子商務、企業電子商務、跨平台服務等領域都牛刀小試;對於中小企業用戶,搜狐推出了.cc國際頂級域名注冊服務,並將實現幾乎全部的國際頂級域名注冊服務和基於域名服務的全套增值服務,如網站建設、網站推廣、產品自助行銷等等;麵對大型企業用戶,搜狐還展開了以網上路演為核心的整體ASP解決方案;對於個人用戶,搜狐推出了個人理財中心、購物商城,開通了手機短信息服務。
第四,做第四媒體優勢明顯。搜狐是首批獲得“互聯網站新聞登載許可證”的商業網站。2000年11月7日發布的《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商業網站發布新聞,必須具有相關新聞工作經驗和中級以上新聞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專職新聞編輯負責人,並有相應數量的具有中級以上新聞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專職新聞編輯人員。搜狐迅速去大眾媒體挖人,12月底人員到,齊並形成了自己新聞的標題特色:基本上每條都是二十多字的標題,比較飽滿,力圖達到一句話能說明一個事。在重大事件報道上,搜狐與新華網、人民網的時間差半小時左右。搜狐新聞的優勢與新浪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並不大,搜狐自己認為,他們的首頁新聞做得比新浪好,在重大新聞上,比如前不久的中美撞機事件上,他們的點擊率也遠超新浪。
搜狐,這次能浮起來嗎?
搜狐能否利用好這次機會,應該說取決於三個因素。一個是新浪因內訌導致的內傷有多深,如果新浪與王誌東雙方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達成了妥協,新浪的新領導層在盈利的方麵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那麼搜狐要超過新浪自然還要一段相對長的路要走。另一個因素是競爭對手的反應,中華網、網易和新三大門戶,靜觀其變的同時,也會全力作著準備,“半路上殺出一個程咬金”未必不可能。再一個,也是關鍵的一個,搜狐的領導層是否能有魄力利用好這一機會。如果搜狐在保持現有穩步發展的前提下,采取超常規辦法,加快走向盈利的步伐如果在媒體的來源、編輯樣式既有做大媒體的氣勢,又不斷推出新穎的表現樣式;如果搜狐在戰略上製定出切實可行的將外在有利條件和內在有利條件結合起來,達到“天人合一”,那麼,搜狐的成功就成必然之勢。顯然搜狐有了一個難得的機遇,但要充分利用這個機遇,卻麵臨著來自自身的巨大挑戰。
“曆史總會嘲笑過去當事者的短視,熱鬧的風雲際會也會在時間的河流中淡去,惟一不變的變化是中國的IT企業繼續不停地在殘酷有趣的遊戲中浮浮沉沉。”那麼,搜狐這次能浮起來嗎?
做自己的品牌
當新浪CE0茅道林被董事會又一次突然解職之後,人們把新浪高層這種頻繁尖銳的權力鬥爭稱作“新浪政治”。這時候,人們也很容易把目光投向新浪的老對手搜狐的身上,因為與之形成反差的是,6年來,張朝陽一直穩穩地掌握著“搜狐政權”,即使在兩年前的“資本逼宮”大潮中,張朝陽也能讓自己毫發未損。那麼,張朝陽創立了一種什麼樣的“搜狐政治”,他又是如何應對來自董事會和企業內部的壓力和危險的呢?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麻省理工大學的教授羅伯特·愛得華隻知道自己在中國投資的是一家叫愛特信的小公司,當他的中國學生向他提及中國正在興起一家叫做搜狐的網站時,他饒有興趣地問“那是一家什麼樣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