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收服良將(2 / 2)

徐晃這番話說完,周圍的殺氣才逐漸散去。

“不過小人還是建議衛公子到北部去上任。”徐晃繼道;“原因如小人之前所說,襄陵四縣多年無人願意出仕,衛公子如願前往,張太守定然願命你為四縣四縣長,四縣耕地多年荒蕪,隻要衛公子帶上足夠的青壯,無需太久,便可得良田萬傾。兵員及耕種人員問題也非難事,城牆邊上的窩棚之中就有上千從各郡縣逃來的青壯。隻要有口飯吃,他們做什麼都願意的。”

衛仲道聽完徐晃的這一番話,又結合之前所有對話,想到徐晃之策雖有略有瑕疵,但也算是個不錯的建議,道:“公明之議,我會考慮,現今我還未出仕,你不如就先在我身邊做名護衛吧。”

“諾”徐晃應了一聲後,目光又看了一眼自己的那幾個部下。

衛仲道當然明其意,也同意讓其幾個部下一同做護衛,還是讓徐晃帶領。

一眾人繼續吃喝,徐晃也放下心中的顧慮,跟典韋連幹數杯,後來覺得不過癮直接整壇整壇的來喝。讓周圍的其他人為之汗顏。

衛仲道突然又想起一事,問道:“公明,你對前董太守怎麼看?”

他知道徐晃能當上巡邏隊長,皆因隨董卓出征立了點功勞才當上的,想聽聽其對董卓的看法。對於董卓,曆史上可是寫得很差很差,就好像這個人一出生就注定給這個時代帶來災難一般。

徐晃喝得有點醉了,晃了一下腦袋,回道:“董太守乃當世良將,立無數戰功才得當上河東太守之位,未想……唉……”

無需太多實例,單從能讓徐晃為之歎息,衛仲道已知其意,看來董卓太的不像曆史上所寫一般。同時也知道徐晃在歎息什麼。據曆史所載‘公元一八四年,平亂期間,漢靈帝派左豐視察前線,左豐向盧植索賄不成,向漢靈帝誣告盧植養寇為重,盧植獲罪下獄。董卓接手盧植之職,他不想像盧植一般,隻好強攻,為黃巾軍所敗,被革職查辦。’

眾人盡興而返,衛仲道沒想到自己在短短數日之間,便收得兩員大將,興奮之色溢於顏表。卻沒想到當晚就被阮氏叫去問話了。

房內隻有衛仲道及阮氏兩人,他看著阮氏麵無表情,心如墮寒潭。他知道這個以孝為先的時代,隻要阮氏不同意自己出仕,自己根本沒人出仕的機會。

他心下很明白阮氏卻從來沒想過讓他出仕,她隻想讓他當上未來的衛氏族長之位,以便得到衛氏一族數百年來所積累的財產。他忤逆了阮氏的意願,然而他若想出仕卻必須得到阮氏的支持,不僅僅在言行上,還有物質上的支持。

他知道自己有錯,跪拜在地,久久不敢起身,也不敢說一個字。

良久,阮氏才開口道:“若不是衛勇今天向我稟告,我都沒想到你有出仕之念。今天我還納悶,阮禹怎麼走得那麼匆忙。原來他是知道了你有出仕之念,又不敢瞞我,卻又想成全你,才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