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去搶掠,糧食終會有吃完的一天,到時要麼在穀內人想食,要麼就隻能拚死一戰了。
李樂、胡才等人均沉默不語,楊奉問道:“那渠帥是怎麼的算的?”
郭大道:“我打算與衛仲道和平共處,這樣可以減緩與河東各大家族的衝突,待時機成熟之後再舉兵滅之。”
李樂等人均出聲反對,放著這麼大的一塊肥肉在麵前而不去搶,心裏怎麼想都不痛快。
郭大道:“我知道你們心有不甘,但你們想一下中平元年的天公將軍空有百萬之眾而大事未成,如今我們不過萬人,可戰之兵不過兩、三千人。如何能成在事?唯有靜待時機,方可成事。”
楊奉問道:“那何時方可起事?”
郭大笑道:“快了,而今的大漢已是日薄西山。西麵有西羌叛亂,北麵鮮卑侵境,東麵、南麵我們的黃巾軍也在蟄伏,靜待時機。你們耐心的等著吧,大漢在等著我們去將它擊毀。”
楊奉等人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李樂搖頭道:“渠帥,屬下不同意你的看法。”
郭大沒有生氣,問道:“那你說說看。”
李樂道:“渠帥已經說了,河東各大家族留著我們是想讓我們幫他們阻斷道路。但是現在衛仲道來了北部,那我們還有留著的價值嗎?”
郭大驚出一身冷汗,真如李樂所言,那白波穀覆滅在即了!
胡才等人聞言心頭為之一凜,一時間各自張望,不知所措。
李樂道:“按斥侯所言,衛仲道的精壯之人也就兩、三千人,和我軍差不多,但他要將人分派到四縣之中,那每個縣不過數百人。到時我軍集中所有兵力擊其一點,必將一戰而勝。”
楊奉等人均以為此計甚妙,均出聲附合。
郭大卻道:“衛瑤一代名將,他這麼放心讓衛仲道前來北部上任,你認為他會沒已經做了什麼按排?”
衛瑤這個名字在整個東漢來說算不上太出名,但在河東而言,卻是讓每個河東人都心生敬佩之心,未因歲月流逝而改變。皆因不是每個護羌校尉都能像衛瑤一般,讓羌人為之膽寒。
李樂剛得意了一會,聽到‘衛瑤’二字就又不敢出聲了。
郭大繼道:“李樂剛才說的話也在理,既然我們在這裏了,就不需要衛仲道來了。反正都是要將衛仲道趕走,就讓他早點滾回去做了的公子哥,這裏不適合他。我們就來個夜襲,隻將他嚇走,財物、士兵都不要放過。這樣子既不得罪衛家,也可保全我們。你們以為如何?”
當然這隻是自己這邊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但戰場上刀劍無眼,誰能保證衛仲道的安全。
李樂等人皆表示認同,有了衛仲道的財物、兵員白波穀的勢力絕對大增,他們當然不會過這個機會。這也是為何他們不同意與衛仲道和平相處原因。
郭大見眾人認同,便分派任務,李樂當如何如何、胡才當如何如何、楊奉當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