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處世課:知足常樂,取舍間把握處世藝術(4)(1 / 3)

其實人也如此。生活中我們有時候需要堅持,但麵對超越了自己所能承載的“貨物”或對自己是多餘的東西時,就需要果斷地放棄。大千世界,金錢、名譽、財產、權力、地位、享受、愛情……每樣都令人心動和向往,都想抓住,如果一個人行囊裏背的東西太多,人行走在路上就會很累。俗話說:百裏無輕擔。漫漫人生路,生命背負不了太多的行囊,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人生大道上,我們注定要拋棄很多。

縱觀人生道路,大多呈波浪起伏、凹凸不平之狀,果斷放棄是麵對人生、麵對生活的一種明智的選擇。必要的放棄,不是無能,而是為了明天更多的獲取。可古今中外,有太多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因貪戀功名利碌,不能果斷放棄眼前的權與財而為此丟掉更多東西甚至性命的人,李斯就是一個。李斯身居丞相之職,享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的榮耀時,也曾想起他恩師的教導,讓他在權力地位達到頂峰之時,果斷放棄,退出官場是非,回到家鄉過悠閑自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他因為貪戀權力和富貴,一次又一次不能下決心放棄眼前的一切而果斷離開官場,所以最終被奸臣陷害,殃及三族全都不能活命。

人生旅途,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麵臨選擇。雖然我們沒有太多的財富和權力需要去放棄,但在物質和精神如此豐富的生活中,對自己多餘的、次要的、得不到的和不屬於自己的該放棄都要果斷放棄。在人生的每個十字路口,你選擇一條路,就必須放棄另外的路,可如果你在這十字路口,不能果斷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或猶豫不決,或是一味地糾纏那些毫無結果的東西,或拚命地追求本該放棄的,到頭來隻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做人要幹脆,不僅要努力去爭取,還要對於該放棄的就果斷地放棄,就像當老帥被將、無路可退時,必須果斷地“棄車保帥”,先挽回敗局、穩住陣腳,才有機會反敗為勝。在人生的關鍵時刻,我們也必須審時度勢,學會放棄,這樣你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爭取自己真正應該擁有的東西。所以,我們在做人、做事方麵就應該斬釘截鐵,幹脆利落,不能拖泥帶水。

看破得與失的玄機

失去的就讓它過去,也許有的東西本不屬於你。如果太過留戀,也許你將失去更多。譬如,雪花飄飄固然很美,可是它終究要化為一無所有;百花爭寵很美,可是它終究要枯萎凋謝;傍晚的夕陽很美,可是終究要西下……這些失去是必然的,你能留得住嗎?既然人人都無法抗拒,就該順其自然走下去,又何必為此而傷神呢?

得到與失去,似乎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得到的總是希望更多,失去的總是希望最少。但是天下事能遂人願者能有幾何?要得到什麼,往往需要你失去些什麼,或者說,當你失去些什麼的時候,你必定會得到些什麼。

但是,汲汲於物質追求的紅塵中人,對這得與失的玄機,又有幾人能參得透呢?

飛速行駛的列車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將剛買的新鞋從窗口掉下去一隻,周圍的旅客無不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地把剩下的一隻也扔了下去。眾人大惑不解,老人卻從容一笑:“鞋無論多麼昂貴,剩下的一隻對我來說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讓拾到的人得到一雙新鞋,說不定他還能穿呢!”

老人在丟了一隻鞋後,毅然地丟下另一隻鞋,這便是成熟而理智的表現。一般來說,人們總是飄飄然於擁有的喜悅,而淒淒然於失去的悲傷。老人卻以從容的達觀之態,超越於世人之上。的確,與其抱殘守缺,不如舍去,或許會給別人帶來幸福,同時也使自己心情舒暢。老人這種舍得的做法令人頓生敬意,也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