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就像一條鎖鏈,一個牽著一個,永遠都難以滿足。貪欲太多,就會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我們的身上,使自己身心崩潰、不能翻身,人生也變得疲憊不堪。
有一則故事:
一個後生從家裏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拿此事去考考禪院裏的老禪者。來到禪院,他與老禪者一邊品茗,一邊閑扯,冷不防地又問了一句:“什麼是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老禪者隨口答道。
後生聽到老禪者的回答,頓時目瞪口呆。
老禪者見狀,問道:“為何如此驚訝?”
“老師父,我驚訝的是,你怎麼能知道呢?”後生解釋說,“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通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是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者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老禪者說:“其實,眾生就像那頭牛一樣,被許多煩惱痛苦的繩子纏縛著,生生死死都不得解脫。”
一隻風箏,怎麼飛也飛不上萬裏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矯健的馬,個性剛烈套上馬鞍而任由鞭抽,是因為被繩牽住。那麼,我們的人生,又常常被什麼牽住了呢?一個分房指標,常常讓我們坐立不安;一個職稱,常常讓我們輾轉反側;一次比賽,常常讓我們殫精竭慮;一次成功,常常讓我們忘乎所以;一次失敗,常常讓我們痛心疾首;一段情緣,常常讓我們愁腸百結,皆因繩未斷啊。
名是繩,利是繩,欲是繩,塵世的誘惑與牽掛都是繩,它們捆綁了我們每個人的手腳,它們讓我們人生的快樂消失殆盡。試問,人生三千煩惱絲,我們都斬斷了多少根?放棄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可以消除很多無名的煩惱,添加一份生命的原味。
其實,生活比我們預設的要簡單得多,在現代文明之前,人類的欲望還是有限的。莊子曾經提倡那種虛靜寡欲、退守不爭、清靜自然、質樸溫馨、逍遙自在的生活,陶淵明曾經提倡“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心情閑適、悠然隱逸的雅致生活。遠離了塵世的紛擾,但求心理上的安寧與清靜,是一種最本真的生活狀態。
社會發展到今天,再提倡那種清靜無為的生活,畢竟不太現實,也違背曆史的進步,因為精神的追求與物質的發展並不是背道而馳的。肯定正常的生活需要,但原則是不要“心為形役”,不要讓內心受到不必要欲望的束縛和牽絆。我們追求物質上的富裕,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充實。
如果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譽、權力、地位,而影響、損害甚至送掉性命,這是舍本逐末。社會上許多原本的風雲人物,他們常常在“糖衣炮彈”的攻擊下,放縱自己諸多的欲望,最後,失去了常人生活的樂趣,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活的本真。
劍橋大學一名教授說過:“快樂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重要的是在你的心裏給快樂留一塊空間。”人人都在追求快樂,但要真正找到快樂,就必須學會舍掉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快樂並不完全關乎外界的情況,而主要是內心的感受。
安德魯·克羅斯比說:“真正的快樂是內心充滿喜悅,是一種發自內心對生命的熱愛。”不管外界的環境和遭遇如何變化,都能保持快樂的心情,這就是一種知足的心態。“知足常樂”,這是人們通常說服別人或說服自己,求得平衡的道理,也是糊塗修身的原則之一。
人生快樂與否,有時完全在自己,而不在物質的豐厚。自己快樂,生活就快樂。追求太多不必要的欲望,不僅僅消耗著我們的時間與精力,還時刻剝奪著我們享受生活的快樂,因此我們要以知足的心境對待一切,將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拒之門外,才能擁有內心永遠的寧靜和淡泊。
患得患失,得不償失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犯患得患失的錯誤。麵對一個機會,明明是平日裏非常想要得到的,但是在難得的機會麵前,我們卻逃避、害怕、不想承擔責任,完全忘記了自己以往想念時候的苦悶,既不能坦然麵對“失”,又不能豁然正視“得”。
生活中,總是會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再三思量、反複考慮,把方方麵麵都考慮得十分周全;做完之後又放心不下,如有不妥,就擔心把事情辦砸;還擔心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極其重視個人的得與失,心裏得不到片刻安寧。這種人的心態其實就是典型的患得患失。“患得患失”在詞典中的意思是:擔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失掉,形容對個人得失看得很重。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常會有得有失,但不可患得患失。”是的,得與失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要麵對的問題,但如果你不能以淡然的心態去麵對得到和失去,你就會得不償失。
患得患失會讓一個人為了達到自己的一己之利,打擊和排斥異己,甚至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而且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不會好受,他們活得並不輕鬆,心裏往往承受著比別人大幾十倍的壓力,弄不好還會落個顧此失彼、前功盡棄的結果。所以,當我們在得與失之間猶豫不決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做錙銖必較、追名逐利之徒。得與失應該用長遠的戰略眼光去看才會更有價值和意義,隻有那些目光短淺的人,才會隻顧眼前利益,而看不見利益背後的隱患,更看不見緊跟在“失去”後麵的“得到”,因為他們唯恐避之不及,早就逃之夭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