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果蔬貯藏與加工的意義(1 / 1)

果品和蔬菜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果蔬是人類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之源,它不僅能為人體健康提供多種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的主要食源,而且其以豐富多彩、天然獨特的色、香、味、形、質賦予消費者愉悅的感官刺激和富有審美情趣的精神享受。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在消費食品時,追求營養健康的意識不斷增強,而鮮食果蔬是當之無愧的首選食品。但是由於果品本身含水量高,質脆易腐,容易受微生物侵染,再加上生產和消費區域及時節的錯位,隨著人們對果蔬消費量迅速增加,果蔬生產和消費的不均衡性和區域局限性的矛盾更加突出。為減少果蔬產品的腐爛損失,促進我國果蔬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果蔬產業的附加值,增強園藝產業的出口貿易,提高創彙能力,大力發展果蔬貯藏加工業意義重大。

1.減少果蔬的損失,更好地滿足人民生活需要

果蔬采收後由於生理衰老、病菌害及機械損傷等原因,易腐爛變質。據統計,世界上因不加保鮮或保鮮技術不完善而造成的果蔬損失達20%~40%。由於我國的果蔬貯藏加工業相對滯後,每年有8000萬t的果蔬腐爛,損失總價值約800億元。果蔬貯藏保鮮能夠創造適宜的貯藏條件,將果蔬的生命活動控製在最小限度,以延長果蔬的保存期。果蔬加工把果品資源加工出營養豐富、口味好、花色品種多的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更好地服務大眾生活,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營養美食。

2.提高果蔬產品附加值,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加入WTO以後,我國農業發展麵臨機遇,果蔬業也麵臨著綠色貿易壁壘的挑戰。麵對來自國際果蔬貯藏加工企業的競爭,我們不僅要有數量規模的優勢,更要有品種和質量上的優勢。這不僅集中在鮮食和初加工農產品的市場供給,更要有深加工農產品的競爭發展,隻有通過加工升值,我們的農業和農民才能擺脫被動的局麵,獲得高的經濟效益,才能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實現小康。我國水果蔬菜總產量雖位居世界首位,但貯藏保鮮加工能力較低,目前不足總產量的10%,90%以上是鮮銷。一般果蔬產品鮮銷價格明顯低於經過保藏處理或加工產品。市場調查證明果蔬鮮銷與貯藏加工的投入產出比在1∶10左右。采用適當的保鮮加工處理可以顯著提高產品附加值,實現果蔬產業良好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3.果蔬貯藏加工是農業生產的延伸,能夠促進果蔬業持續健康發展

由於近幾年水果的大麵積栽培,果品蔬菜產量大幅度升高,市場的需求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多數果品、少數蔬菜已經由原來的賣方市場變為買方市場,由原來的供不應求變為供過於求,出現季節性過剩或總體過剩,進而造成嚴重損失。價格隨著產量的升高而逐漸降低,農民收入逐漸減少,這已經嚴重損傷了果農、菜農的積極性,不利於農業的產業化發展,嚴重影響果蔬種植業發展大局。解決果蔬這種生產和消費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於要打破消費時節和消費方式的限製,使產品的消費渠道和消費方式多樣化,拉長消費鏈條,優化消費環節。果蔬的貯藏加工是調節市場餘缺、緩解產銷矛盾、繁榮市場的重要措施,能夠促進果蔬業持續健康發展。

4.促進果蔬規模化發展,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果蔬保鮮與加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原料基地,不僅是滿足鮮食的生產需要,也是滿足大規模的現代化加工生產需要,因此這將促進果蔬栽培業的規模化發展,果蔬產品的保鮮加工業發展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大量果品蔬菜通過高科技加工技術,將提高產品的質量,增加花色品種,延長了農產品的銷售時間和供給鏈條。同時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成本低的比較優勢,使產品增值,提高出口農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更有利於產品走出國門,進一步提高我國果蔬的國際競爭力和出口創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