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相悅,從喜歡自然走到了相愛。
而三表兄在靈山縣城還有一個明媒正娶的老婆,名字叫黃曆,在縣中醫院上班,是個護士,在三表兄還沒做飲料廠時,兩人就認識並住在一起了,黃曆是縣城本地人,三表兄每天就住在黃曆家,後來兩人結婚後單獨租了一套住房,住在外麵。黃曆人很好,大眼睛,一米六的身材,人很喜笑,對人熱情大方。沒有城裏姑娘的架子,也就是看的起鄉下人。由於三表兄在經營飲料廠時,由於忙於事業一直沒有要小孩,黃曆多次懷孕都做了人流,多次人流帶來的後果是黃曆變成了習慣性流產,再也懷不上孩子了。
黃曆不知道從哪知道三表兄外邊有個相好的事,就一個人來到上海找三表兄質問,那次正好我大姑高菡也在,我大姑是大表兄接來的,黃曆來的那天正好碰到紫薇在三表兄租住的屋內,黃曆拽著紫薇的衣服不讓紫薇走,非要叫紫薇表態不再糾纏三表兄。並問我大姑,
黃曆說:我娘,你說哪個才是你媳婦?
大姑說:那肯定是你了,你才是胡家媳婦。
紫薇聽到此,用力一掙,黃曆沒注意就摔倒了,旁邊正好有一個暖水瓶,暖水瓶碎了,開水流了一地,把黃曆的屁股也燙了下。黃曆就坐在地上鬧起來,說:打人啦!胡立平你還不趕快把她趕走。你再不把她趕走我就死給你看!
我大姑在中間勸這個,哄那個,總算把紫薇哄走,事情才算平息。
第二天黃曆絕望中回到靈山縣。
黃曆回到縣城後,像變了一個人似的,沉默寡言,始終走不出感情的困擾,長時間的分離,讓黃曆和三表兄的感情交流造成了實際上的距離,常言說“日近日親,日遠日疏”,兩人又沒有小孩做紐帶,感情的疏遠和分手是遲早的事,任何家庭夫妻雙方的感情都需要經營,不能認為是老夫老妻就疏於溝通,澆灌,擁有時要珍惜,要懂得日日澆灌才能得到白頭偕老的正果。
由於黃曆身體不好,本身就有慢性病,加上感情受挫,自己又沒有找到舒解的通道和方法,始終走不出感情糾葛的深潭,長期的精神自我壓抑無法得到排解,沒幾年病情惡化,就離開了人世。
三表兄在火車站附近的一條街上,晚上和紫薇擺地攤賣衣服,收入不穩定,三表兄就想到高能,於是也來到城隍廟做起炸排條生意。紫薇也真正轉正成為了三表嫂。
三表兄頭腦聰明活絡,除了炸排條,還炸起年糕,並打出“胡記排條”招牌,城隍廟來來往往的遊客帶走了是三表兄的青春夢想,由於紫薇聰明能幹,又能吃苦,事事都不讓三表兄操心,炸排條生意在紫薇一個人的努力下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第三年紫薇和三表兄有了第一個兒子,三表兄的兒子聰明可愛,屬於人見人愛型。
而三表兄則一門心思地鑽研起股票,成為了專業股民,2006年和2007年剛剛通過股票賺了點錢,卻被2008年的金融海嘯淹沒了,一次就損失了二十多萬,直到幾年後才慢慢掙回來。
三表兄買了兩台電腦,每天盯著兩台電腦看股市變化,結果得了頸椎炎症,頭不能往後轉動,我見到三表兄時,就說他那是職業病,三表兄每次見到我,都讓我跟他一起炒股,說他已經摸出規律,能夠包賺,我一直對股票不感興趣,也沒花精力研究過,也一直沒有參與炒股。而三表兄是股海沉浮,一直把炒股當成職業,炒股為三表兄帶來精神上的愉悅,也帶來較穩定的收入,三表兄也就樂此不彼地炒著股。
在高能的帶動下,我們村有六家,外村有親戚關係的有七八家,都跟高能學了炸排條,有的到蘇州,有的到昆山去做,幾年間炸排條的人家都富了起來,買車買房,或在村裏翻蓋老房,多餘的錢就放起小利錢,日子過得賽是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