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信仰的力量——通往成功的良方(1)(1 / 3)

把自己放在上帝的手中,把心敞開給上帝,讓信仰的力量注入自己的心靈,便能填滿心上的小洞,重新得力,煥然一新。

用意念引導行動

人類的心正是憑著希望而得到寬慰的。

當我們在生命中不停地向前時,應當積極利用信仰來影響我們的生活,讓一切變得更好。

當希望自己的信仰發揮作用時,我們首先要確定兩點:一是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二是讓自己熱愛自己想要的東西,讓那些美好的事物牢牢地印在自己的腦海中,就像水手牢記他的船將要駛向的海港,就像舵手專注於手中的指南針一樣。

我們應堅定地相信,那一切已經屬於我們。眼下,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走過去將那些屬於我們的東西拿過來。事實往往也確實如此,那些我們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渴望的東西,到最後可能真的會被我們擁有。

當巴尼斯從新澤西州的奧倫芝的貨運列車上爬下來時,他看上去就像一個無業遊民。他從車站徑直奔向愛迪生的辦公室,在這短短的路途中,他不斷地想象自己站在愛迪生麵前,聽見自己要求愛迪生給他一個機會,以實現他一生著了迷似的強烈願望——做這位偉大發明家的商業夥伴。

很明顯,巴尼斯的想法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希望,也不是一種祈求,而是一個堅定不移的意念,是一種熾熱的欲望。這個欲望是那麼明確,甚至淩駕於一切煩惱與痛苦之上。

在前往奧倫芝時,他沒有對自己說:“我要勸說愛迪生給我一個工作。”他想的是:我要見愛迪生,並且告訴他,我來是要做他事業上的夥伴的。他也沒有想:我也要關注其他機會,以防在愛迪生那得不到我所要的工作。他隻告訴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一樣東西是我決心得到的,那便是和愛迪生在事業上的合作。我要用我的全部力量去獲得我所要的東西。”

他不給自己留下一點後路,他知道必須成功,這就是巴尼斯成功的全部方法。

這是一個由明確意念產生力量的證明。巴尼斯達到了目標,是因為他什麼都不要,隻要做愛迪生的合作夥伴。他破釜沉舟地堅持著自己的意念,直到這意念變成了事實為止。

我們可以將這種意念理解為欲望。合理的欲望從來都是值得推崇的。欲望是開拓命運的力量,有了強烈的欲望,我們就容易成功。如果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那麼我們就要有創富的欲望,並讓這種欲望時時刻刻鞭策自己,激勵自己,讓自己向著這一目標堅持不懈地前進。

勇敢的心可以穿越沼澤

如果失去過夢想,我們便能知道勇氣的寶貴。

我們最大的力量就在自己心中,那便是勇氣。

一個永不喪失勇氣的人是永遠不會被打敗的。就像彌爾頓所說:“即使土地喪失了,那有什麼關係。即使所有的東西都喪失了,但不可被征服的意誌和勇氣是永遠不會屈服的。”如果我們以一種充滿希望、充滿自信的精神從事工作,如果我們期待著自己的偉業,並且相信自己能夠成就這番偉業,那麼我們展現出的勇氣是任何艱難都不能阻擋的,這樣,我們遇到的任何失敗都隻是暫時的,我們最終必將取得勝利。

相反,如果覺得自己非常渺小,認為自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並且不相信自己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務,那麼我們就會限製自己可能達到的人生高度。自我貶低和害羞怯懦不但阻止了自己的進步,而且嚴重損害了自己的整個職業生涯,甚至還會損害到自己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