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喉、下咽部、氣管的解剖學形態及頸部淋巴結的分區
(一)喉的解剖學形態
喉(larynx)位於頸前部,上界為會厭上緣,下界至環狀軟骨下緣。前界為舌會厭韌帶、甲狀腺被膜、前聯合、甲狀軟骨、環甲膜和環狀軟骨前弓。
後界包括後聯合的豁膜(覆蓋在環狀軟骨上)勺區和勺下間隙。喉向上開口於咽腔的喉部,向下與氣管相通。
喉的軟骨分為,①甲狀軟骨:由左右兩個四邊形軟骨板所構成,組成喉的前壁及後壁。兩塊軟骨板的前緣相互連接在一起形成前角。前角的上端向前突出,稱為喉結。成年男子的喉結特別明顯。在前角的上緣,兩板間有一凹陷,叫做甲狀軟骨切跡。兩板的後緣遊離,向上方及下方各有一個突起,分別稱為上角及下角。②環狀軟骨:其位於甲狀軟骨的下方,下緣與氣管相連。環狀軟骨呈環狀,前部較低窄,稱為環狀軟骨弓,後部較高闊,稱為環狀軟骨板。③會厭軟骨:呈上寬下窄的葉狀,其窄細的下端稱為會厭軟骨莖。軟骨莖通過韌帶與甲狀軟骨前角的內側麵相連。④勺狀軟骨:在環狀軟骨兩側緣的上方,各有一呈三角錐體形的勺狀軟骨,勺狀軟骨尖端朝上,基底部向下,基底部向前方及後外方各有一個突起,前方的叫做聲帶突,有聲韌帶附著,後方的叫肌突,有肌肉附著。
喉軟骨之間的連接有,①環勺關節:由環狀軟骨板的上緣與勺狀軟骨的基底部之間所構成。勺狀軟骨可沿垂直的縱軸作旋轉運動,可使兩側聲帶相互靠攏或分開。②環甲關節:由甲狀軟骨下角與環狀軟骨板的外側麵所構成。甲狀軟骨可在冠狀軸上做前傾或後仰的運動。前傾時加大了甲狀軟骨前角與勺狀軟骨聲帶突之間的距離,後仰則縮小了其間的距離。③彈性圓錐:為一上窄下寬的圓錐形彈力纖維膜,張於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及勺狀軟骨之間。彈性圓錐的上緣遊離,緊張於甲狀軟骨前角的內麵的中央及勺狀軟骨的聲帶突之間,即聲韌帶,為聲帶的基礎。彈性圓錐的前部纖維組織較厚,由甲狀軟骨下緣中部垂直向下止於環狀軟骨弓上緣中部,稱環甲中韌帶。④室韌帶:其位於聲韌帶的上方,與聲韌帶相平行,附著於甲狀軟骨的內麵及勺狀軟骨的前緣。⑤甲狀舌骨膜:為連接於甲狀軟骨的上緣與舌骨之間的一層寬闊的薄膜。⑥環氣管韌帶:連接於環狀軟骨下緣與第一氣管軟骨之間。
喉有多塊細小的橫紋肌,在正常情況下兩側喉肌同時收縮或鬆弛,可張大或縮小聲門,拉緊或鬆弛聲韌帶。①環勺後肌:起於環狀軟骨板後麵,止於勺狀軟骨的肌突。②環勺側肌:起於環狀軟骨的側麵,止於勺狀軟骨的肌突。③勺橫肌:橫行連接於兩側勺狀軟骨之間。④環甲肌:起於環狀軟骨弓的外麵,止於甲狀軟骨下緣。⑤甲勺肌:起於甲狀軟骨前角的內麵,止於勺狀軟骨外側麵及聲帶突。⑥勺斜肌:從一側的勺狀軟骨肌突斜行至另一側的勺狀軟骨尖。
喉腔的上口叫做喉口,與喉部相通,由會厭軟骨上緣、勺狀會厭璧及勺狀軟骨間的切跡所圍成。
喉的下方與氣管相通。在喉腔中部的側壁上,可見上下兩對呈矢狀位的豁膜皺璧,上方的一對豁膜皺璧叫做室皺璧,兩側室皺璧之間的裂隙叫做前庭裂。下方的一對豁膜皺璧叫做聲皺璧或聲帶。兩側聲帶之間的裂隙叫做聲門裂或聲門。聲門裂是喉腔中最為狹窄的部分,其前部為膜間部,在兩側聲帶之間,後部為軟骨間部,在兩側勺狀軟骨之間。喉腔的前庭裂以上部分為喉前庭,前庭裂與聲門裂之間的部分叫做喉中間腔,喉中間腔向兩側突起的間隙叫做喉室。喉室是位於真、假聲帶之間的“囊袋”,喉室向上外延伸的部分稱為盲囊,即喉室小囊。喉腔的聲門裂以下的部分叫做喉下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