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天火,陽光明媚。
這一日,文天祥早早的便出門去了,待到下午方才趕回。回來時,隻見他麵色凝重,噓聲歎氣,口中絮絮叨叨,好像此行受了極大的委屈一般。
眾人已收拾妥當,正在家裏等候。忽見文天祥唉聲歎氣的朝外麵走來,心中疑惑頓生。麻士龍本就大大咧咧,見文天祥氣色欠佳,不由張口問道:“大人可是在外麵受了什麼鳥氣,且與麻某說說,麻士龍這就去為大人討個公道。”他話剛說完,摩拳擦掌,便要往外走去。
文天祥長歎一聲,道:“賢弟勿要莽撞”,他話音一頓,便將方才的一幹情形一一說出。麻士龍聽他說話,幹嘿一聲,自也豎耳傾聽,沒敢隨性而為。眾人待他說完,心中怒火更甚,要不是文天祥出言勸阻,怕是早已殺到了陳宜中那廝府中,定要將讓他人頭落地。
原來文天祥此行便是去上疏“四鎮策略”,所謂四鎮,便是“建都督統禦於其中,以廣西益湖南,而建閫於長沙。以廣東益江西,而建閫於隆興。以福建益江東,而建閫於番陽。以淮西益淮東,而建閫於揚州。責長沙取鄂,隆興取蘄黃,番陽取江東,揚州取兩淮。”要知大宋朝地廣人多,雖說襄樊已破,但若依此計而行,遍地開花,讓韃子疲於奔命。如此下去,韃子攻勢自然不難解去。
豈料右丞相陳宜中膽小怕事,又唯恐文天祥搶了風頭,居然擱置不答,隻是一個勁的督促文天祥早些前往平江赴任。文天祥計策不得重視,心中雖是憤怒,卻也無可奈何。隻得黯然回來。
眾人又商議一陣,方才朝平江進發。一路上倒也平安無事,隻是沿途百姓聽說是文天祥隊伍,紛紛捐金獻糧。隊伍倒是比出臨安時壯大了不少。
到了平江,遠遠便能聽見鑼鼓聲響。迎接眾人的是一中年漢子,那漢子身後除了些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兵士,還有不少平江的官員。那些官員似乎對那漢子尤為忌憚,從頭到尾都是將頭埋的低低的,不敢抬頭看上一眼。
俞歸凡瞧的奇怪,不由策馬急行,與洪拳並駕而行,問道:“這人是誰?”洪拳順著他眼神望去,不由嘿笑一聲,道:“他叫朱華,也是文大人手下的一門虎將。原本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隻因報國無門,鬱鬱寡歡。後聽說文大人組建義軍,便投了大人門下。”俞歸凡點了點,又朝那漢子多瞧了一眼。隻見他眉目清秀,雖已四十有餘,仍然風采依舊,隻是不知那些官員為何會如此忌憚。想到此處,又不禁搖了搖頭。
眾人到了平江府上,眾官員一心想要表現,又唯恐那朱華那惡人動怒,哪敢私自離去。紛紛跟隨身後,去廳堂與文天祥彙報各自功績。俞歸凡等人不便跟去,便著人安排進了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