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1 / 3)

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組織,如果沒有了對手,一定會走向怠惰和沒落。對手的壓力,讓我們把自身的潛能發揮到極限;他的存在,給了我們成功的可能;對手是壓力更是是一種動力,對手之間的競爭,是激發奮進動力的催化劑。他讓我們格外緊張,格外小心,格外努力,不斷進步;對手是一把尺子,丈量出自己和他的差距;對手是一麵鏡子,照出自己存在的問題。

1.在不斷地與對手競爭中奮進

有對手之間的激烈競爭,生活才會充滿懸念,才會有優勝劣汰的選擇;擁有對手,一個企業才會有生存的危機感,才會有競爭的壓力;擁有對手,才會不斷進步和強大,在不斷地與對手競爭中奮進。對手使我們的人生更加美麗,使我們的意誌更加堅強,使我們的成功更有滋味。

失去狼的羊群會衰弱,失去對手的人生會脆弱。“人生漫漫長征路中,對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戰者”,對手是一麵銅鏡,照出了我們的弱點,使我們完善自己;對手是一把標尺,量出了我們的差距,使我們奮勇前進。

百事可樂挑戰可口可樂的商戰,是值得商界人士學習的。其實隻要反過來仔細一想,便會發現據有一個強勁的對手,反而倒是一種福分,一種造化。因為一個強勁的對手,會讓你時刻有種危機四伏感,它會激發起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鬥誌。商界人士都想從中看出個一招半勢,為己所用。

大家都清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可口可樂一直主宰著美國的軟飲料行業,令人難以望其項背。在這種情況下,百事可樂的董事會做出了一個英明的決定:任命剛剛從可口可樂退出的商界名流斯蒂爾為百事可樂公司總經理。

斯蒂爾說:“我並不認為可口可樂是不可戰勝的。可口可樂已經露出疲態,隻是旁人容易被它昔日的光榮所迷惑。相反,百事可樂卻相當年輕,且可塑性很大。隻要將潛力發揮出來,百事可樂壓倒可口可樂絕不是夢想。”他認為一定要改變百事可樂的廉價仿製品的形象。

於是,在斯蒂爾的帶領下,一場針對可口可樂的攻擊開始了。

員工們的精神麵貌是公司興旺發達的基礎。斯蒂爾旋風般地到百事可樂基層去做宣傳鼓動工作,到處許諾百事可樂將會給每個員工帶來“聖誕禮物”。

“隻要你們努力為公司工作,百事可樂不屬於哪一個老板,百事可樂屬於每一個百事可樂人!因為百事可樂未來的命運掌握在你們手上。”斯蒂爾又組織百事可樂的裝瓶廠家舉行盛大的聯歡會。他在人們興致極高時,號召商人們增加對百事可樂的廣告投資。

“親愛的先生們,你們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經理,你們當然懂得投資和利潤之間的關係。這好比養牛,你隻給牛一半的飼料,它就隻能給你長一半的肉或奶。你想糊弄牛,結果糊弄了自己。同樣的道理,你想多賣產品,你就得多打廣告。你越想省錢發財,你可能越發不了財。所以,我想提醒大家,所有軟飲料生存的秘訣隻有一個,就是廣告。”

斯蒂爾絕不是說說而已,1952年他的廣告開支,一擲就是600萬美元。他要把百事可樂的地位,從廚房引到客廳,逐步登上大雅之堂。

配方是一種飲料走向成功的根本所在。斯蒂爾下決心改造百事可樂的配方。他請來化學家,首先降低了它的甜度,又增加了它的酸味,讓它的味道接近可口可樂。

其實,他也改造了它的瓶子,l2盎司的瓶子太大了,它隻是與“廉價”及廚房的觀念相吻合。斯蒂爾把它改為8盎司大小。這樣它就可以放人自動售貨機中出售。像可口可樂一樣,在都市的鬧市區隨處可見百事可樂的自動售貨櫃。

斯蒂爾利用從可口可樂公司學來的經驗,大力整治那些經營不善、瀕於破產的裝瓶廠。

斯蒂爾還籌集了1300萬美元,逐步收購了全美25個主要城市的裝瓶廠,並派出得力的生產技術人員去加強管理,以全麵提高生產質量。

事實證明,斯蒂爾的努力沒有白費勁。經過9年的奮鬥,百事可樂擁有了200多家裝瓶廠,國內銷售額增加了2倍,利潤增加了7倍。百事可樂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從21%上升到35%,與可口可樂相比,則從5:1上升為3:1。可口可樂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了。

這一切都是10年前不敢想像的。百事可樂員工們的存款大大地增加了,他們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漂亮的小車。

斯蒂爾回到亞特蘭大時,對著可口可樂那些老同事不無惡意地說:“我並不認為可口可樂對百事可樂有什麼壓力,我的競爭目標早就瞄準了古老的茶和咖啡。”

1978年6月,百事被《商業周刊》雜誌在封麵推出頭號標題:“百事可樂榮膺冠軍”。這一帶有誇張性的新聞讓美國乃至世界商業界人士感到震驚,這也昭示了從此以後,可口可樂這位飲料巨人在飲料市場上一枝獨秀的地位的失去。

百事可樂挑戰可口可樂,並不斷確立新的更遠大目標的做法,讓我們大開眼界:做什麼事都應當誌存高遠,想到了就能做到!

2.競爭方顯英雄本色

比賽場上,對手越強大,給我們帶來的壓力就越大。“埃蒙斯非常強,她的狀態很穩定,我們之間其實就是比心理,誰頂得住誰就贏”,好樣的杜麗能夠變對手的壓力為動力,放下思想壓力,專心致誌打好每一槍,最終取得決戰的勝利。

杜麗好樣的!五天前,當杜麗站在同樣的賽場,她失落、失意、失敗。五天後,當杜麗再次站在這片賽場時,五天前的一幕再次出現:杜麗又哭了。委屈、傷心、快樂、愉悅,無數情感瞬間湧上杜麗心頭。資格賽l環的領銜優勢在決賽第一槍就蕩然無存。8.7環,決賽的開局與五天前如出一轍。“杜麗現象”又在重現?這個堅強、樂觀、愛笑的姑娘能否承受這種接二連三的“疼痛”?

2008年8月14日,在北京奧運會女子50米步槍3×20決賽的賽場上,杜麗帶著1環的優勢走到自己的一號靶位前麵執槍立定。5天前幾乎把杜麗打入深淵的1O米氣步槍冠軍、捷克槍手埃蒙斯站在六號靶位,她的預賽成績比杜麗差3環,但她的實力已為人所共知。

果不其然,看似巨大的3環差距在第一槍過後就縮小為1環,埃蒙斯打出了10.7環,而杜麗卻打出了8.7環的超級低分。看到自己的成績後,杜麗倚著槍,半晌才直起身來。

“我覺得這就是心理作用。”杜麗在賽後說,“因為我預賽第一,所以就老想著在決賽裏千萬別砸鍋,第一槍我很慎重,但還是覺得有壓力。”

於是,糟糕的第一槍對杜麗來說卻變成了一個美好的開局。從第二槍開始,杜麗完全放下了包袱,她仿佛脫離了這個以0.1環論英雄的戰場,隻管把一發發子彈射向靶心。

“杜麗的特點就是在比賽裏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教練王躍舫說,“我一直相信她的實力。”

第二槍,杜麗打出10.3環,第三槍,杜麗打了10.4環,她站在那裏,沒有什麼事情再能影響她。

另一側的埃蒙斯根本不知道杜麗這邊的變化。她開局後狀態奇佳,現場觀眾被她近乎神奇的槍法折服——前4槍,埃蒙斯居然射出兩個10.7環、1個10.6環和1個10.1環,她的總成績同杜麗隻相差0.1環。

“埃蒙斯非常強,她的狀態很穩定,我們之間其實就是比心理,誰頂得住誰就贏”,杜麗說。

第六槍把全場比賽的氣氛推到了高潮,保持安靜多時的射擊館在這一槍後呐喊聲四起——埃蒙斯率先打出了10.6環,但杜麗在這一槍打出了10.8環。

比賽從此進入了“杜麗時間”,剩下的幾槍杜麗越打越順,10環、10.1環、10.8環,在剩下最後一發子彈時,杜麗慢了下來。

“我當時什麼也沒想,就是瞄準靶子。”杜麗說,“那時候,比賽結果已經和我沒關係了。”

埃蒙斯有些慌了,第八槍和第九槍她相繼打出9.5環和9.6環,大勢已去。最後一槍,埃蒙斯打出了10.2環,此時,杜麗正準備最後一擊。

10.5環!連續5個10環以上的成績讓杜麗登上了頂峰。

埃蒙斯看著杜麗笑了:“我理解你,祝賀你!”她把一枚紀念章送給杜麗。賽後,埃蒙斯說:“我們4年前就在一起比賽,是很好的朋友。第一天比賽結束後,我就知道她很難過。我希望今天的勝利能讓她振作起來。”

“我的心理素質應該不是太差。”杜麗在先失後得的過程中感到了現實的殘酷,“但我還是感覺這中間好像過了很多年那麼漫長。感謝支持我的人,也感謝埃蒙斯給我帶來的壓力。”

美麗的杜麗拒絕曆史重演。兩個10.8環,一個10.5環,杜麗用自己的實力和穩定鎖住了這枚金牌。可愛的杜麗仍然記得4年前的8月14日。她對自己的教練說:“你還記得四年前的8月14日嗎?這一天會給我帶來好運的。”的確,今天,愛笑的杜麗回來了,帶著她的微笑,帶著她的勝利,王者回歸。

心理關比任何困難關都要難以跨越。然而,杜麗為我們帶回了最最美麗而動人的微笑。她感謝所有支持她的人,同時,也感謝對手帶給她的壓力。的確,有時候就是這樣,正是對手促使我們不斷進步,跨過一個又一個生命中的難關。

3.對手激勵我們越遊越快

被中外體育運動員譽為“魔方”的國家遊泳中心,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新的世界紀錄。原來,水立方並沒有魔力,每一個新的世界紀錄的誕生,都是運動員刻苦努力的結果。對手毋庸置疑的是取勝的競爭者,但他也是促使“我們”遊的更快的激勵者。

在北京奧運會中,被中外體育運動員譽為“魔方”的國家遊泳中心,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新的世界紀錄。原來,水立方並沒有魔力,每一個新的世界紀錄的誕生,都是運動員刻苦努力的結果,也是在競爭中不氣餒,不言敗的拚搏精神的良好體現。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當菲爾普斯一次次將世界紀錄遠遠甩在身後,人們都在感歎這個泳壇奇才的強大。而當看到5支隊伍同時超越世界紀錄的驚人場麵,那個一直以來,特別是最近異常清晰存在的問號又被放大了若幹倍:究竟是什麼讓這些“大魚”越遊越快?

繼前日菲爾普斯打破男子400米個人混合泳世界紀錄,澳大利亞高手賴斯刷新女子400米個人混合泳世界紀錄;美國男隊在預賽中改寫4×100米自由泳接力世界紀錄,l1日的“水立方”泳池更加沸騰:津巴布韋“國寶”考文垂在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遊出世界最快戰績;日本“蛙王”北島康介帶著嶄新的世界紀錄蟬聯100米蛙泳奧運冠軍;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決戰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決賽的8支隊伍中,前5名都遊得比預賽中的美國隊更快,其中澳大利亞隊第一棒沙利文還創造了新的1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

是2月以來成為焦點的“神奇泳衣”的奇跡?是獨具藍色魅力的“水立方”的奇跡?還是,難道是……

“是與對手的較量讓我越遊越快。”得到接力銅牌的沙利文11日再次強調,“這裏的泳池非常好。至於泳衣,穿上它在水裏的確感覺很棒,而感覺對於比賽來說當然很重要。不過,我覺得還是激烈的競爭讓我們遊得這麼快,我從來都沒有經曆過這麼刺激的接力。我沒想過要破紀錄,但我確實覺得必須十分接近自己的最好成績,才能遊好這一棒。”其實關於對手刺激重要性的肯定,沙利文在剛來北京時就有過表示。當有記者間為什麼俄羅斯人波波夫保持了8年之久的5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今年以來會被他屢次攻破,這位22歲的短距離高手就曾說,是他與法國人貝爾納的較量讓世界紀錄的標線不斷前移。

“我們促使對方不斷前行,而這種推動力會持續很長時間,”沙利文說。

說起貝爾納,這個在接力最後一棒被美國人超越的大個子顯然很不甘心,賽後傷心地趴在池邊發呆。他的金牌變了銀牌,百米世界紀錄也讓與他人。不過,在法國隊教練眼中,這樣神傷並無意義。

“比賽有冠軍,還有亞軍和季軍,大家湊在一起,才創造了激動人心的比賽。我們的成績比世界紀錄快了將近4秒,卻沒有奪冠,我們隻比美國隊慢了百分之幾秒,我們是值得尊敬的對手。”這位教練說。他同時強調,正是澳大利亞隊的窮追不舍,才讓法國隊遊得異常出色。

同樣,狀態不佳的兩屆世錦賽冠軍漢森當日雖然沒有對北島構成威脅,但卻是驅使日本人奮發向前的極大動力。“上屆奧運會上我戰勝了他,但之後他越來越強大。不過,我沒有放棄,一直在努力。”北島說,“賽前我的確想著要和他一爭高下,獲勝後也興奮異常,而當他走上前對我說‘你很棒’時,我真的很感謝他。”

即使是所向披靡的菲爾普斯,也要感謝對手。他承認同胞羅切特的逼近讓他不斷突破自我。而有關索普不相信他能成就八金的報道,據說被他貼在了更衣室的櫃子裏。

對手毋庸置疑的是取勝的競爭者,但他也是促使“我們”遊的更快的激勵者。“我們”在成功的同時,還要感謝“我們”的對手,“我們”的成功也有他們的功勞在裏麵。

4.對手是你成功的推動力

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組織,如果沒有了對手,一定會走向怠惰和沒落。對手的壓力,讓我們把自身的技能發揮到極限;他的存在,給了我們成功的可能;他的人格,給了我們公平競爭的機會;他的掌聲,給了我們成功的快樂;他的擁抱,給了我們失敗後的安慰。對手是你成功的推動力。

曾想感謝絆倒我的人,因為他強壯了我的雙腿;也曾想感謝鄙視我的人,因為他讓我學會自尊;也曾想感謝批評我的人,因為他讓我認識到自身不足;還想感謝你,我的對手,因為你的緊追,你的認可才有了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