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之後,發現玄真老道還未回來。陳心隱就自個兒來到廚房為自己煮了碗麵,敲了兩粒雞蛋,再加一小把自己種的小青菜,隨意填飽肚子,就打算就著今晚月色,到院外欣賞山中夜景。
他的前腳剛邁出院門,停下來,思忖片刻,咚咚咚地跑回自己房中,將櫃子中收藏著的琴抱了出來,再次咚咚咚地跑了出去,來到了懸崖岸邊。
今晚月色敞亮,陳心隱自認也是一位雅人,既是雅人,那又豈能辜負如此良宵,陳心隱盤坐地上,將琴架在自己的雙腿上,深深呼吸幾口,調勻呼吸,靜下心來,開始彈奏自己最為拿手的琴曲:月夜良宵引。
琴音如流水一般淌出,隨著山間的晚風,向著四周飄散而去。今夜月色明朗,天上一輪,山上一曲,音中有畫,畫裏有音,相得益彰。
陳心隱沉醉在自己的琴聲中,思緒隨之而走,離開這藥園峰巔,吸風飲露,乘雲氣,禦飛龍,遊於天地之間。
這就是撫琴者的世界,即使未曾修有道法,他的世界依舊寬廣,世間本就沒有什麼是一定要會的……
吃飯除外!
一曲終了,整個世界仿佛清靜了,蛙鳴蟲噪似也遠離,陳心隱停下十指,靜坐在原地,細細感受這山中的壯美。
此時,不可遏製地,先前在藏書房內看過的三才大聖遺音的曲譜浮現心頭,仿佛冥冥之中自有一股推力,將他的雙手重又推上了琴弦,循著樂譜,不自覺地動了起來。
他先彈奏的是三才大聖遺音的人部,這是樂曲三部裏唯一陳心隱有把握彈奏的一部。
當然,是指排除了靈力運行,隻彈指法。
他的手指舞動起來,沿著音符的軌跡,奏出人籟之音。
月華如流水,琴聲滿人間。
山中沒有旁人,樂音清冷,又蘊含著別樣溫度,沿著陳心隱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鑽進了他的體內,他感到他的內心從未有如此寧靜,他似已觸摸到了道的痕跡,雖然淡,但是這就是道,亙古以來長存世間的道。
在他看不到的身體內部,無邊黑暗的深處,一抹毫光亮起,這抹毫光越來越亮,越來越濃,在某一刻化作水流,沿著他身體內的經脈靜靜流淌起來,這股清泉逐漸壯大,流淌得越來越快,循著他的所有脈絡環繞了一周,滋潤著這經脈周圍早已幹枯數年的土地。
陳心隱感覺到了自己體內的變化,他嚐試著運起玄慧師叔所授的道家內視之法。
原來可行!他從未對自己有朝一日還能修習道術而抱有一絲期盼,可是在不知不覺中,他曾經的奢望成了如今的現實。
他疑惑地觀察著這股清泉水流,按照平日所閱書籍,似乎並不見有任何記載?這並不是靈虛山內眾修士們所修的道家靈力,根據記載,靈力當為乳白色的氣霧狀。
那麼,這到底是什麼?
不明所以!
陳心隱心內疑惑,手卻不停,三才大聖遺音依舊在繼續著。
一曲將終,陳心隱的內心卻感到有極大的遺憾存在,仿佛是生命的不完整。
生命需要延續!
琴音也需要延續!
在人部的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琴聲並未就此戛然而止,陳心隱雙眼一凝,深若星河……他有種渴望,他渴望接著彈奏三才大聖遺音的地部。道家隨心,逍遙無跡,既然渴望,那就從心所欲。
地部第一個音符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