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了心悟道運用自如——糊塗韜略二(26)(3 / 3)

可是好景不長,他們私下相會的事情被陸遊的母親唐氏發覺了。母親又要尋上門來,辱罵唐婉。幸虧陸遊事先得知了消息,他倆躲開了。不過,陸遊的母親並未放棄,她還要繼續尋找,陸遊深感這種關係實在無法再繼續下去,隻好與唐婉忍痛分離,淚滿兩衣衫。

過了一年,陸遊的父親病故了。由母親唐氏作主,陸遊續娶了蜀郡人王氏。

唐婉也隨之改嫁給了趙王宗室趙士程。陸遊在24歲時,和王氏生了長子子虛,26歲時生了次子子龍,27歲時生了三子子修。雖然王氏解了其無後之憂,但那短暫的和唐婉共渡的美好時光,卻始終讓陸遊難以忘懷。

到了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南宋王朝為了粉飾太平和籠絡封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在臨安舉行兩浙地區的科舉考試。這一年,已29歲的陸遊,參加了這次考試。他的文章流暢,字裏行間充滿了愛國熱情,受到了主考官——當時的主戰派之一的陳之茂(字阜聊)的欣賞。陳之茂不顧當朝宰相秦檜要求其錄其孫子秦塤的情麵,毅然把陸遊錄為第一。這件事觸怒了秦檜,於是他尋找籍口要報複陳之茂。第二年春天,南宋中央官署六部之一的禮部複試在臨安舉行,陸遊滿懷信心參加了這次進士考試。他認為這次能夠取得功名,可以得到為國出力的機會了。可是,事與願違,發榜的告示貼出來了,他落榜了。原來,陸遊這次成績很好,名次又列第一,但等到錄取名單上報以後,秦檜一眼看到陸遊的名字,立刻觸動了舊恨,公然把陸遊的名字剔除了,並揚言要查辦主考官陳之茂,說陸遊的卷子觸犯了朝廷議和。

陸遊遭受到這次打擊後,回到山陰家裏,心中感到非常氣憤,同時也很鬱悶。

春天來了,山陰人有遊春的習俗,特別是在三月初五——相傳是禹的生日。這天去會稽縣東南12裏禹廟遊玩的人最多。不論貧富,傾城全出,攜帶酒食,來禹廟遊賞,成為節日。為了卻心頭的煩悶,陸遊帶著兒子,也隨眾人來禹廟遊玩,並到附近的沈家園去觀賞。這沈家園池台極盛,觀賞中偶爾和唐婉、趙士程相遇。

唐婉首先發現了陸遊,她與陸遊已近十年未曾見麵了,心中又驚又喜,往日的歡情又湧向心頭,過去的情愛又曆曆在目。唐婉抑製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告訴了趙士程她與陸遊的關係,便邀陸遊前來同坐,把所攜酒食分贈給陸遊一行。陸遊一見到唐婉,心中無限悲切更是溢滿心頭,他不願再增添唐婉精神上的痛苦,隻收下了家僮送來的酒菜。陸遊凝望唐婉,體會到她的一片深情,於是便舉起酒杯,一飲而盡。酒入愁腸,更使陸遊感到惆悵哀怨。他悵然很久,便提筆在園內牆壁上題了一首《釵頭鳳》:

紅酥手,黃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發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借以訴說自己的哀愁。然後他懷著抑鬱和感傷的心情離去了。

唐婉慢慢地來到園牆邊,讀了這首情意真摯、深切的詞作後,滿懷哀愁。她回到家後,不由自主地吟誦著這首《釵頭鳳》,以一種淒苦哀怨的情緒使她舉筆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

難!難!難!

人成名,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

這首詞深刻表達了她內心的哀怨痛苦,同時又對破壞美滿婚姻的封建禮教表示了強烈的控訴。唐婉自從寫了這首詞以後,憂鬱成疾,沒有多久就去世了。

這一出愛情悲劇,在陸遊心靈上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創傷。他對母親也微有不滿,因而常在詩中談到“姑惡鳥”。姑惡是水鳥,相傳是姑虐其婦,婦死所化。

他說:“君聽姑惡聲,無乃遣婦魂?”他借水鳥姑惡寄托了對母親的不滿。他對母親的不滿,至老不能忘懷。他在82歲時還說:

學道當於萬事輕,可憐力淺未忘情。孤愁忽起不可耐,風雨溪頭姑惡聲。

從“姑惡聲”,就很自然地想象到他的婚姻悲劇,這種“孤愁”是不可耐的。

在報國無路的情況下,陸遊的婚姻悲劇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愁悶。

直到晚年,陸遊也無法對唐婉忘情。他晚年重遊故地——沈家園,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愛情波折,還寫下了兩首《沈園》詩,懷念唐婉的深情,抒發內心的傷痛。其中一首是這樣寫的:

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