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數九嚴寒 阻擋不住河湖普查外業工作的腳步———保定水文局河湖普查組工作側記(1 / 2)

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趙本龍

按照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實施方案》的技術要求,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河湖普查工作組在河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辦河湖組的指導下,於2012年1月4~13日,對保定境內大清河水係重要的或實際工作中發現存有爭議的河流的河源、河口和河流走向進行了實地查勘,為這些河流的綜合判斷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河湖普查外業查勘工作是河湖基本情況普查工作中一項重要環節,是內業工作的補充和延伸,其目的是現場核準由內業資料綜合分析形成的初步清查成果,以保證普查成果的質量。

根據前期河湖普查對象清查階段的河流水係成果,本次河湖普查外業查勘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實地查勘拒馬河河源、入白洋澱8條河流河口以及平原水網區部分河流走向等。在開展河湖普查外業工作之前,保定水文局成立了河湖普查外業工作組,由季誌恒局長任組長,王朝華副局長為副組長,組員3名。我們製定了完備的河湖普查外業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由局辦公室協調,合理安排外業出行計劃。

北方的冬季,幹燥寒冷,尤其進入數九天的一月,一會兒是寒風凜冽,一會兒又是霧氣昭昭,讓人難以捉摸。就是在這樣的時間,這樣的天氣,臨近年關合家團圓的時刻,由趙本龍、李明然和韓立峰組成的保定水文局河湖普查外業查勘工作組,迎著朝陽出發,踏著晚霞歸來,往返於保定的田間小路,馳騁在遼闊的中原大地。

按照既定的行程,我們先來到離保定比較近的蘭溝窪區域,對蘭溝窪各排幹渠的河流關係進行確認。之後我們對保定地區和國家水利普查辦河湖組存在爭議的拒馬河河源進行實地查勘,對現實的拒馬河河源進行了地理坐標信息數據的采集。較費時費力的是入白洋澱8條河流河口的確定,共耗時3天,通過與當地水利部門溝通協調,最終確定這些入澱河流的河口位置及地理坐標。由於冬季天亮的比較晚,我們早晨8點左右出發,向目的地前進———問路———到達查勘地———數據采集———繼續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我們就是在這樣的循環中開展河湖普查外業工作的。一出去就是一天,為了趕進度,午飯幾乎沒有正點吃過,吃完了就匆匆趕往下一個查勘地點,午休更是奢望,一般都是跑到夜幕快降臨了才收工回程。

冬季的早晨多霧,我們按照行程安排要前往白洋澱區域查勘唐河等河流的入澱河口,但車剛駛出市區,就發現霧氣越來越濃,能見度也越來越低,為了保證人員和車輛的安全,我們隻能無功而返了。而這樣的情況在這次河湖普查外業查勘工作中發生了不止一次。更有一次,我們從單位出發時的天氣也還算可以,準備驅車前往位於河北省容城縣境內的白溝引河入澱河口處,按照既定的路線行駛,但越是臨近澱區,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越大,天空也開始變得灰蒙蒙的,導致我們行車偏離了原來的方向,走錯了路。等霧氣散去後經向當地村民問路,我們才找到了白溝引河的入澱河口,這時已經比預定的時間晚了1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