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樂於奉獻 向水利普查獻禮———記邢台市水利普查員李曉亮(1 / 2)

河北省邢台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馮智學

共產黨員李曉亮,是邢台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的一名技術幹部,由於工作突出,被抽調參加水利普查的第一專項河湖普查,成為一名水利普查員。

參加工作以來,他以不計得失、無私奉獻,嚴格要求自己,以努力工作作為行為準則,以嚴謹、細致、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幹作為工作作風,做到了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對水文工作的熱愛是他強烈責任感的源泉。由於成績突出,獲得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連續三年獲得局級先進個人,2010年獲河北省省級三等功。

“水利普查是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安排的,關係到我國的生態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直至國家安全,也是全麵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責任十分重大。”麵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河湖普查,他深知肩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如果搞得不好,不僅僅是對不起組織的信任、領導的重托,更是對個人工作能力的否定。水利普查開始以來,他本著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對河湖普查國家大計的崇高使命感,在河湖普查規定的時間節點內,出色完成了邢台市河湖普查工作。

在沒有經驗可循、捷徑可走的情況下,一切隻能從零開始摸索和學習。由於參加工作時間短,又長期在基層測站,對邢台市整體水係情況並不是很熟悉,而河湖普查時間緊,任務重,精確度要求高,對於掌握河流基礎信息的多寡,關係到河湖普查成果的質量。麵對這個情況,他意識到要做好這項工作,現有的專業知識是不充分的,必須抓緊時間為自己充電。首先,他反複學習普查培訓教材,熟悉普查的應用軟件,盡可能去了解這項工作的意義和實施方法。其次,從局檔案室裏借閱了老版的1:5萬地形圖、邢台地區水利誌、邢台市水資源評價、邢台地區水文計算手冊等多種資料帶回家裏學習,連續幾個徹夜攻關之後,他熟練掌握了邢台市河流湖泊基本特征。為更加直觀地掌握實際情況,他將邢台市水係圖複印並粘貼在書房的地板上,一有空就盯著水係圖,將每條河流河名、走向、流經等都印在腦海裏。第三,結合近幾年來收集的相關資料進行彙總,並主動與市水務局和各縣水利局聯係,收集了眾多的河流基礎資料,並對相關資料進行梳理,提取有價值的部分,為河湖普查對象清查階段準備了充分翔實的基礎資料。

河流湖泊對象清查階段的任務是將有標準以上的河流湖泊用Mapinfo軟件繪製並形成數字水係圖,其質量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工作甚至整個國家工程的成效。由於資料上記載的信息大多數為九十年代,所以有許多的河流的河源、河口和走向等特征和現在的並不完全一致,為了確認普查數據的質量,他逐條逐項地分析,對曆史資料顯示和自己掌握情況有出入的模糊信息馬上進行外業調查,確保萬無一失。由於普查工作有其特殊性,要按照時間結點來完成相應的階段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往往下達任務時留給的時間不多。為了按時保質完成任務,他經常加班加點,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外業調查更是經常是摸黑出發,摸黑回家,對部分有疑義的河流,積極聯係各縣水利普查辦以及深入當地群眾了解河流的情況,確定河流的河名、河源、河口、走向、幹支流關係等特征正確無誤。時值春夏交際,烈日當頭,他頭上戴頂草帽,肩上扛著背包,手中拿著儀器,腳上踩著膠鞋,踏上了普查之路。由於一路伴隨他的沒有鳥語花香,隻有一陣陣幹熱的風卷著沙土撲麵襲來,高溫幹燥的天氣讓人感覺頭暈目眩。腳下沒有平坦的大路,隻有崎嶇不平的河灘小道,有時還需要在草叢中開辟出一條道路。河邊的路濕滑不平,滑倒或者崴下腳自然是家常便飯。在這種情況下,他按時完成外業調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