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孕育了生命、孕育了人類、也發祥了人類文明。遠古時期人類逐水草而居,早期繁華都市均倚河傍水而建,世界四大文明都發祥於著名的河流。流淌在東方的黃河與長江哺育了優秀的中華民族、滋潤了蘊藉深厚、絢爛多姿的華夏文化。人類在認識水、適應水、治理水、利用水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著社會經濟,完善著民族文化,提升著自身能力。

一部人類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一部人與水的關係史。興水利、除水害,是曆朝曆代治國興邦的大計。因而,能夠與水結緣,成為一名水利工作者,把畢生的精力奉獻於水利事業中,為新時期燕趙大地治水興水貢獻一份力量,何嚐不是一件幸事。

河北省地處華北平原,是全國唯一兼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湖泊地形地貌的省份,內環京津,東臨渤海,轄11個設區市、172個縣(市區),總麵積18.77萬平方公裏,總人口7287萬人。全省91%的國土麵積處在海河流域,占海河流域總麵積的54%。境內河流眾多,流域麵積1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有550條,分布於海河、灤河、遼河、內陸河四大水係。由於屬於半幹旱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和特殊的地形條件,河北省自古以來水旱災害頻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全國掀起了水利建設的高潮。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河北省大辦水利,興修水庫,治理河道,發展灌溉,開辟水源,保持水土,開展了波瀾壯闊、氣吞山河的治水偉業,為全省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是隨著全省經濟社會和水利事業的不斷發展,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麵臨著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亟待我們去了解、掌握和逐步解決。

百年機遇,千載難逢。為全麵了解水利發展狀況,提高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現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保護,2010年,國務院決定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一次水利普查。這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對於全麵檢閱60多年來全國和全省水利改革發展的成果為深入推進水利事業跨越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曆史意義。

在天命之年受任河北省水普辦常務副主任,參與主持河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本人深感責任重大。第一次水利普查是我國水利發展史上的首次,毫無經驗可以借鑒,其難度可想而知。自河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領導小組成立,從前期準備階段、清查登記階段到填表上報階段直至最終的彙總發布階段,這一路走來披荊斬棘,遇到過無數艱辛困難,是“獻身、負責、求實”的水利行業精神支持著全省水普人不斷堅持、探索、鑽研、前進。

在國普辦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下,經過全省6萬多名普查員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頑強拚搏與努力奮鬥,河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圓滿結束,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果,在河北水利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此,我代表河北省水普辦向全體水利普查工作者,向支持理解水普工作的社會各階層同胞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河北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輯錄》一書包括綜述篇、講話篇、經驗篇、論文篇、感動篇、成果篇,是河北省水利發展史上第一部全麵反映河北省水利普查工作開展情況的文集。本輯錄收集了三年來省、市水利普查工作開展情況的報告,梳理了各階段有關領導對水普工作的重要指示和部署,彙總了省、市、縣開展水利普查工作的典型經驗,記錄了省水普辦對全省水普工作的統籌謀劃、安排推進情況,以及各級水普辦、基層普查人員開展工作的過程,展現了我省水普人攻堅克難、甘於奉獻的敬業精神和風采。同時該書還對水利普查工作中取得的經驗和科技應用進行了研究和探討,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研討、切磋、借鑒的理論園地。

本書從策劃、編輯到成冊,在各級領導和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及編輯人員辛勤努力下,經數次修改完善,最終定稿,曆時近三個月。由於篇幅所限,在編輯過程中隻能選取各業務典型事例中的一部分,不足之處懇請諒解。同時因編者水平和經驗有限,本書肯定存在許多瑕疵,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河北省水利廳副巡視員省水普辦常務副主任呂長安2013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