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說得好,讀書萬卷不如行路萬裏,白牡丹決定下山曆練一番。要說白牡丹的心願,那便是遊曆山川,遍訪人間美景。自化為人形的那一天,看著偶有登山訪景的人,白牡丹忍不住心動,想到人間訪一訪。因著自己道行不深,撐不到一個時辰便要變回原形,除了去聽說書人說書白牡丹才忍著不敢亂闖,不然眾目睽睽之下一個人“啪”的一下變成了一朵花,嚇死人不說,關鍵”花”落誰手還不知道啊......
其實白牡丹原本是迎屏山懸崖峭壁之上的一株牡丹,生長在貧瘠石罅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天長地久,漸漸吸收了不少天地之靈氣,有了靈性。經曆了五百年風霜雪雨,才開出一朵白牡丹,這白牡丹混沌中竟然有了覺悟,世間風雲變幻,就是不凋不敗,不蔓不枝。曆了五百年終於化成了人形,又修煉了五百年便和人類無異了。說自己是千年老妖,白牡丹可不承認,人家明明是牡丹小妖.....呃,歲數稍微大了那麼一點點......
自打某一天一個樵夫背著砍柴大聲唱著山歌經過,白牡丹便下定決心最近要到人間遊一遊,先去哪呢?白牡丹掰著手指頭,細數著說書人說過的典故,不過距離自己最近的便是三河,不如先去三河訪古。
讓各位看官失望啦,雖說她是花妖,可也沒有鬼怪故事中咻的一聲遁地或者升天法力,話說這一千多年人家也沒閑著,可是人家是正兒八經修行啊,沒有這些歪門道道。
不過白牡丹還是有值得得意的一件寶器——某年前一個道人路過迎屏山,不慎崴了腳,恰巧被古道熱腸的白牡丹遇見,采來草藥又找了個山洞給道人歇歇腳。誰知道這道人住了幾日竟然覺出這洞的好來,不願意走了,死活要定居在這洞府,還命名--紫薇洞。想到這,白牡丹不禁挑了挑眉,白眼一晲,誰說好心自有好報?說書人的話也不盡可信。幸好這道人還算有良心,知道吃人家最短,拿人家手軟,既然兩樣都占了,那不表示一下也說不過去,壞了業界良心。所以磨磨蹭蹭從道袍裏拿出一個烏木簪子,說是送白牡丹一個寶器,還道:“這簪子別看不起眼,用處卻大,比如你正和別人打架,萬一打不過對方,隻需拿出簪子,對空一劃,便隱身了。對方看不到你,自然打不過你......嗯,還有啊,這簪子還可以驅邪......”
白牡丹不理會這人顛三倒四,原不想要這寶器,卻真心覺著這用處不錯,自拿到手裏細細打量,簪子通體烏黑,一端雕著鏤空的祥雲狀,湊近鼻端聞著一股檀木的香味,細細嗅來卻有一絲絲桃木的苦味在其中。道人見白牡丹微蹙,便一番得意的解釋道:”這可是我千挑萬選,從一棵千年桃樹精的枝椏上挑選的,”說完又汗顏:“後來覺著苦味太重,我又拿香熏了一熏......”
白牡丹倒沒覺著這千年桃樹有什麼講究,比如自己,修了一千五百年,不是什麼法力也沒有嗎?所以說年齡大可不代表就強大啊!不過既然還能隱身,自己遊曆人間還是用的著,便拿著就走了,留下道人微愕表情,繼而痛心的頓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