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狐傳說(一)(2 / 3)

幸好雨不太大,不然非淋濕一身衣裳,白牡丹一邊整理被淋雨的衣服,一邊暗自慶幸,抬頭才發現涼亭裏已經人了,還有剛才遇見的那個青年,隻不過不見了小姑娘和仆人。凡事都是講究緣分的,就像因、果,便微微對他一笑,那青年似是一愣,繼而莞爾一笑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忽然電閃雷鳴,春雷聲滾滾而來,幸好大家正在七嘴八舌的議論:這個說春雨貴如油,今年又是好收成。那個說下雨了怎麼回去!白牡丹不知道收成好不好,因為到迎屏山砍柴的都是樵夫,哪見過種田的人?隻是下過雨得有幾天砍不得柴了,路太滑了。

天色暗了下來,雨卻越下越大,竟沒有停住的意思,有些等不及的人,抱頭冒雨跑了出去,有些幹脆倚著欄杆欣賞起雨景來。

不知何處傳來琴聲,伴著女人的歌聲穿透雨聲隱隱約約傳過來,細聽過來歌詞尤可辨。這歌聲清脆含韻,琴聲婉轉悠揚,曲調哀傷動人,讓人聽來不禁憂傷不已。曲畢,亭下的人紛紛鼓掌叫好,還有的誇讚歌聲堪比韓娥。

這時有個人打著雨傘飛奔過來,到了亭子下畢恭畢敬的把手中的古銅色油紙傘遞給那個青年,青年拿著油紙傘徑直走到白牡丹身邊:“姑娘,我看你單身一人,這把紙傘就送給你吧,早些回去。”

白牡丹原要推辭,想了想,還是收了下:“多謝公子相助,來日若的機緣必答謝公子。”仆人撐開油傘護送青年離去,白牡丹稍等了片刻見雨勢不減便也撐開油傘離去。

沿街找到一家客棧,名字倒嚇了白牡丹一跳——白娘子客棧,差點以為自己玩了穿越。

美食這個東西,人人都愛,有人隻做果腹,饑餓時狼吞虎咽,有人當做人生一項樂事,細細品味食物的每種味道,實在是種享受。

人生在世還是要有一點癖好才有意思,就像紫薇洞道人嗜酒,比如白牡丹絕愛美味,總有點人味嘛。

此刻店小二正滔滔不絕的推薦菜肴,三寸不爛之舌說的天花亂墜:“姑娘,別的不敢說,您來小店算是來對了,小店店雖小,做的菜卻是一流,不是小的吹,咱們的蒸菜品是遠近聞名。您喜歡吃甜口這裏有蜜汁紅芋、拔絲青果,鹹口菜就更多了什麼素炒時蔬、雪冬燒山雞、蜂窩豆腐、糯米圓子,蒸菜一絕蒸茼蒿。姑娘,您看您想吃什麼?”

這一口氣下來氣都不帶喘的,連白牡丹都差點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這位仁兄,你太能說了吧你!

“那就來兩個你拿手的菜吧,一葷一素。”

“得唻,一葷一素,姑娘,您稍等,小的先給您沏壺茶來”,小二一邊喊著報菜,一邊往後堂走去。

對於美味,白牡丹頗喜歡細細研究,比如素菜的清淡自然香,比如葷菜的肥而不膩,比如甜食的細而不膩,都要講究掌握恰到好處。色彩的搭配,味道的混合,更是頂頂重要的,善於運用食材本身的特質烹飪出來的食物才是真的美味。

不一會兒小二上了一碟素炒三鮮,一碟小炒順風,果如方才小二所說,別有風味,這味道白牡丹極愛,可是銀豆子也花出去了,小二喜的嘴巴都合不攏了。數數為數不多的銀豆,雖是肉疼卻在心裏自我念叨:為了美食還是值得的。

一夜無話,第二日天氣放晴,白牡丹又花了三個銀豆子雇用了一輛驢車,驅車三河。車夫揚起長長的鞭子,灰驢兒便嗒嗒嗒的跑了起來。一路上車夫邊趕車邊和白牡丹聊起話來,車夫是個灰白頭發的老人,說起話來聲音洪亮,一路上他和白牡丹說道家裏有幾畝地,兒子在京裏大戶人家做工,半年回來看他老兩口一次,到六月就要辦大事了,還要請白牡丹喝喜酒,興致高處還唱起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