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境界劃分(2 / 2)

一階至三階武者,統稱初級武者,在這一階級的武者,初識武術,練習拳腳器物之功,錘煉武技。形象些說,以劍道武者為例,手中有劍,心中無劍,便是這一境界的狀態。武技小成即對應一階,中成二階,大成三階。不必多說,自是水磨功夫,熬煉武技本身。

四階至六階武者,統稱為中級武者,這一階級的武者,重視的是對武道的感悟,技法已然成熟。用劍道來講,便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了。四階武者需於原技法的基礎上感悟出自己的風格,通常四階武者也被稱為“武風”境;五階武者需將武技融入自身,意念波動之間就可讓敵人受到影響,此時的武者亦被稱為“武意”境;六階武者作為中級巔峰武者,心心念念必有武動,技法已然拋卻,有大師之風,隨手即可使出最適合自己的技法,武技的條條框框已經被打破,六階武者也被稱為武者修行的分水嶺,是考究一個武者資質和悟性的境界,若悟不透,武者之路便算是盡了,這一階武者稱為“武心”境,意為領悟了武者之心的武士,而世間之人感歎其境界之難以跨越,也戲稱其為“武躍”境,是以跨入此境界亦如鯉魚躍龍門,從此武道有望,若跨不過,武道人生就此終結。

七階至九階武者,統稱為高級武者,這一階級的武者,追求的已經是自然萬物同自身武道之間的聯係了,涉及到很多玄之又玄的武道至理。用劍道來講,也是有說法的,就是“手中無劍,心中無劍”的境界了。七階武者,錘煉意念,鍛煉精神,達到意念歸一為識的程度便算成了,散碎的武道意念化而為一,成就武道意識,是為七階“武識”境武者;八階武者,這個階段的武者境算是跨越起來最為短暫的一個境界了,因為有著生死隻說,七階武者之後,要想跨入八階,需進行生死之間的曆練,在生生死死的大恐怖中感悟靈魂,隻有忠於武道的靈魂方可承受生死之際爆發出的強大力量,借助這股力量,七階武者瞬間進入九階高級武者巔峰之境,所以七階武者也被認定為八階武者,並無不同;九階武者,武者的巔峰,此時的武者,飛花落葉即可為兵,一念起,凡間兵刃皆奉其為主,是為武道之主,尊稱這個境界的武者為“武主”境修士。

再下來便是接引之境,傳說中的十階武者,這時候已經不能算武者了,按照聖衍宮的說法,此時的武者可被稱為修士。每一個“武主”境武者,想要到達十階,沒有什麼具體的辦法,因為凡是能夠達到九階的武者,其都有自己的風格,道與心和,每個人突破的方式便也千奇百怪,無跡可尋。說不定是正睡覺時就突破了,也或是看了小孩打架就突破了,更甚者被人拍了一下腦袋也會因此突破了,總之,需要一個契機,這卻是說不清道不明了。接下來說十階修士,突破到此階,會感應到腦中多了一光丸,此光丸便是成道之種,有了這枚種子,時刻調用意識讓其溝通天地元氣,每個人生而不同,注定元氣屬性也不同,隻有溝通到了符合自身屬性的元氣,再讓這元氣之種與其結成通道便算接引境完滿。接引境完滿的修士,建立了元氣通道,這時有個術語可以形象的說明,即“天人合一”境。此時便算是初步已經超越了凡人的層次,若要徹底跨越便會生劫,此劫是天道設下的考驗,看一個凡人,如何有資質超凡入聖。

天劫為何?至今無人可知,隻知道成功的人,將會得到天道傳法,通灌天地元氣,凡人的血肉之軀被天地能量元氣融化,成道之種迅速發芽成長創造出新的能量之體,改變生命形態,從此獲得新生,得修行之資質,躍遷至生命的另一個層次,若本身能量不絕,便不會有消逝之危。

武道發展至今,境界明細,每一層次都有身體的改變相對應,是已經逐漸完善的修行之道。但修行之難,先不說六階“武躍”境,能突破到四階“武風”境之人便已是可以刷掉全衍真大陸武者的半數了,到了後期更是如同碰運氣,運氣好了一朝突破,運氣不好就不知何年月才會尋得契機了,真正駭人聽聞的要數那走到最後一步之人所麵對的天道之劫,根本沒有記錄描述是什麼形式的劫難,即使是藏天雪這位傳奇,當時度劫過後也對天劫沒有任何印象,仿佛那個環節被整個抹去了痕跡,但是,它卻是存在的,毋庸置疑。

而北辰光七人這時的想法已經可以說是要顛覆整個大陸的想法了,他們欲望整理出棋道修行之境界,對應武道每個境界,這種想法給每一個聽到的人,能換來的評價估計就隻有“瘋子”二字比較適合了。

(ps:嗯,謝謝每一個能看這本書的書友,我寫這本書,就想要寫出自己內心所看到的那個世界,心心念念的還是想要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