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的一個鄉村,有一位清貧的農家少年。每當閑暇時,他總要拿出祖父在他8歲那年送他的生日禮物——一幅已被摩挲得卷邊的世界地圖。他年輕的目光一遍遍瀏覽著地圖上標注的城市,飄逸的思緒亦隨之縱橫馳騁,渴望抵達的翅膀,在幻想的風景中自由翱翔……
15歲那年,這位少年寫下了他氣勢不凡的計劃——《一生的誌願》:
“要到尼羅河、亞馬遜河和剛果河探險;要登上珠穆朗瑪峰、乞力馬紮羅山和麥金利峰;駕馭大象、駱駝、鴕鳥和野馬;探訪馬可·波羅和亞力山大一世走過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樣的電影;駕駛飛行器起飛降落;讀完莎士比亞、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著作;譜一部樂曲;寫一本書;擁有一項發明專利;給非洲的孩子籌集100萬美元捐款……”
他洋洋灑灑地一口氣列舉了127項人生的宏偉誌願,不要說實現它們,就是看一看,就足夠讓人望而生畏了。難怪許多人看過他設定的這些遠大目標後,都一笑置之。所有人都認為:那不過是一個孩子天真的夢想而已,隨著時光的流逝,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然而,少年的心卻被他那龐大的《一生的誌願》鼓蕩得風帆勁起,他的腦海裏一次次地浮現出自己漂流在尼羅河上的情景,夢中一次次閃現出他登上乞力馬紮羅山頂峰的豪邁,甚至在放牧歸來的路上,他也會沉浸在與那些著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沒錯,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自己《一生的誌願》緊緊地牽引著,並讓他從此開始了將夢想轉變為現實的漫漫征程。
毫無疑問,那是一場壯麗的人生跋涉,也是一場異常艱難、簡直無法想像的生命之旅。他一路豪情壯誌,一路風霜雪雨,硬是把一個個近乎空想的夙願,變成了一個個活生生的現實,他也因此一次次地品味到了搏擊與成功的喜悅。44年後,他終於實現了《一生的誌願》中的106個願望。
他就是著名的探險家約翰·戈達德。
當有人驚訝地追問他,是憑借著怎樣的力量,把那麼多的艱辛都踩在了腳下,把那麼多的險境都變成了登攀的基石?他微笑著如此回答:“我總是讓心靈先到達那個地方,隨後,周身就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接下來,就隻需沿著心靈的召喚前進。”我們的生命中,除了“勝過別人”、“壓倒別人”、“超越別人”這些尋常的素質之外,是否也應該同時有“堅持自己”的決心呢?
如果你能堅持下去,總有一個時候,連上帝都會屈服。
你沒有看見,成功永遠對能堅持的人敞開著大門?約翰·戈達德44年前得到了127項宏偉的人生計劃,44年後得到了令人羨慕的美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