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塔通天(1 / 2)

原來,富貴可以來的這麼容易,看似高不可攀的種種,轉眼,就盡在囊中。

進了齋堂,卻是煥然一新的景象。地麵被打掃的一塵不染,堂內整齊的羅列著幾十張比平日裏所見略矮的木桌,木桌四周都配有蒲團,上或繡蓮花以靜心,或刺經文以凝神。想來,這玄音寺裏的僧眾倒是格外的勤懇用功,連吃飯的時候都不忘記打坐。齋堂最中央,是些用來招待賓客的大圓桌,比起其他木桌也隻是稍稍的大了些,一桌能坐下十人吧,雖簡約卻也與這儉樸的意念頗為相符。此時,一些沙彌正整齊有序,不緊不慢的往桌上端著飯菜,腳步輕盈,筷盤落桌無聲,僅這麼望著,都讓人心曠神怡,舒爽萬分。

五人隨著住持來到桌前,相繼盤了腿,坐在了鬆軟的蒲團上。桌上是些素菜,卻也五花八門的擺了十餘碟,顏色搭配也格外精致,新鮮的食材,加上大師的製作,也是別具特色,色香俱全。盡管如此,落蝶卻提不起胃口來,倒不是對眼前的飯菜有什麼不滿,而是腦中還惦記著玄音寺對通過三陣的人施以的獎勵,若如書中記載,住持應當親自為通關者占卜前路吉凶。還沒進寺前,其實根本就沒想過會順利的通過三關,隻當是順著雨兒的意思,大家一起出來遊玩,放鬆心境,陶冶情操而已,已經抱著這樣的心態,便也沒有多少激動和不安,這下出其不意的過了三關,進了寺院,心裏倒無所適從的忐忑起來了。

席間,住持仿佛是許久未見外世來客一般,特別的熱情歡愉,笑容滿麵的給五人輪番夾著菜。落蝶環顧了四周,小和尚們也都是低著頭默默的吃著飯,絲毫聽不到碗筷相碰的摩擦之音,安靜的仿佛這偌大的齋堂內空無一人,心裏不禁又對這玄音寺多了些許敬意。所謂食不言,寢不語,說起來似乎格外的簡單,真要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下來,卻也難上加難嗬,身為凡人,難免在飯桌前對今日的飯菜稍加評論,在榻上對親愛的知己耳語幾番,這樣的克製自己,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和孤獨頑強的對抗,並且要不惜一切的戰勝,在此過程中,一邊極盡所能的努力成長,一邊忍著劇痛割舍掉阻礙自己前行的旁枝,長久以往,最終才能肆無忌憚的展翅翱翔。或許就是這些在常人眼裏微不足道的細節,漸漸的積累,就成了世間俗子與修道者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了吧。

雨兒最討厭這種拘束的場麵,此刻正一臉苦悶的吃著飯菜,時不時還斜眼看看那住持慈祥的眉目和安然的麵容,那老者一直微微的笑著,眼中神采奕奕的光芒在青城的俊朗的臉上翻飛遊走,忽明忽暗,偶爾還略帶認可的兀自頷著首,仿佛眼前的青城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精心教育培養如今終有大成的親生子嗣,眼光中那毫無掩飾的喜愛遊弋在眸中,傾露無餘。雨兒本來還在納悶,後來撓了撓頭想了想也就了然了。青城哥哥相貌堂堂,乃當世出類拔萃的少年英雄,又如此謙恭知禮,自是誰見了都會喜歡的,再者又順利的通過了聲稱能阻萬人的三關,那住持對青城哥哥多幾分疼愛也在情理之中嗬。

飯菜非常可口,青城連吃了三碗米飯,心中的悲痛都化作煙雲隨風散盡,此刻倒是釋懷了許多,很久很久的一段時光,也沒有像今天這般敞開胸懷毫無雜念舒舒心心的吃一頓飯了。有時候還真的挺羨慕這些靜身養性,心無外物的修佛之人,唯一賴以生存的就是永遠也不會背叛自己的那份堅定的信仰,有著這如磐石般毫無轉移的信念,即使身體還在陸地上艱難的行走,靈魂卻早已經高高的飄在了上空,獨自欣賞著他人看不到的風景。雖然因此失去了很多驕奢淫逸的紙醉金迷,卻也同時得到了內心深處的安靜和寧和,至少這樣不會畏懼生死存亡,不用整日提心吊膽患得患失,也不用夜夜輾轉難眠,頓頓食不下咽,得與失,駐足與前行,根本就無需抉擇,不求得,便不會有失,不曾前行,又何言止步。

落蝶見大家都已經飯飽,周圍的小和尚們也已經起身收拾飯桌了,便整了整衣冠,定了定神,抬眼望著住持輕聲問道:“早些年翻閱古書,記載著住持為通過三關的人問天命,卜禍福,對此江湖也略有些傳聞,不知此事是否當真”?住持依舊看著青城,微微一笑,說:“確有此事,不過書中所載之人,卻不是老衲,是玄音寺上屆住持天苦師兄。但凡通過三陣之人可問前程,可問姻緣,可問生死,可求神丹妙藥,可參宇宙之奧妙,但有所求,定然無一不允,但有所知,自是言無不盡”。落蝶一聽,心中激動不已,不由得往前探了探頭,還想說什麼,卻見主持已經飄然起身,不緊不慢的說道:“既然施主天資聰穎,過了三關,老衲自然會履行諾言,隻是此地乃齋堂,向來不議世間之事,不如隨老衲去通天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