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阪
名城概覽
大阪位於日本本州島中西部,是日本重要的港市,與東京同為日本的經濟文化中心。大阪地區水域麵積廣大,1400多座大小橋梁把整個市區連為一體,既有“水都”之稱,又有“大阪八百八橋”的說法。
大阪曆史悠久,曾有幾代日本天皇在此建都,因而名勝古跡眾多。這裏有古皇宮難波宮遺址、大阪城、大會佛寺、丹珠庵、泉布觀等。因為大阪運河網發達,自古就是經濟、貿易中心,因此有著名的商業街道。而且,大阪的美食文化給這座曆史文化名城增色不少。
⊙尋幽探秘:
1.大阪曆史悠久,“大阪”這個名稱是怎樣演變來的?
傳說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駕船到此,見水勢湍急,因此命名為“浪速”。數百年後改為同音異字的“難波”。19世紀,因附近地區坡地麵積廣大,且坡麵平緩,在日語裏“阪”作“坡”解,始稱“大阪”。明治維新之後,因忌諱“阪”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叛亂”之意,因此,於明治三年(1870年)正式改名為“大阪”。
奇境珍藏
【大阪城】
1583年,大將軍豐臣秀吉調集3萬民工,大興土木,花費3年時間,建造了一個地勢險要的軍事要塞——大阪城。城外有長達12千米、最高處高達10米的堅固城牆。整個城牆約動用了50萬塊的石塊,成為日本古城牆之最。
大阪城分成內城、中城與外城,城內華麗的宮殿和別致的房舍充分顯示出日本當時高超的建築藝術。其中,天守閣是大阪城內主要的建築主體,現在的天守閣是經過1931年模仿豐臣時代的天守閣外觀所建造的。高13米的天守台上矗立著高39.8米的天守閣,最高的第八層樓上則可以眺望大阪市景。天守閣的2—7層是資料館,裏麵展示有各種的武器、豐臣秀吉的木像、書簡等,還有以電視配合投影的方式描繪豐臣秀吉的一生的短片。同時,天守閣內還陳列出大阪城複原之後的模型。
大阪城內用巨石砌成的櫻花門是僅存的遺跡。如今,大阪城已被定為特別史跡。
【心齋橋】
心齋橋是大阪最大的購物區,它以帶有拱廊設施的心齋橋商店街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這裏有大型百貨店、百年老鋪、各種精品屋和專賣店,是購物的集中地。心齋橋的各個街區都有不同的特征,其中一個街區的人行道是石板鋪設的,而路燈卻帶有明顯的英國風格,周圍成排的磚造建築物格調高雅,因此被稱為“歐洲村”。
而心齋橋的西側部分,一麵用油漆塗了各種各樣個性圖案的牆壁成了這個街區的象征。這裏集中了專為趕時髦的年輕人開設的店鋪,出售一些另類、不拘一格的服飾或商品,這個街區的氣氛與歐洲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被稱為“美國村”。
穿過心齋橋中間的禦堂筋與心齋橋形成了大阪的商業主幹道。每年秋天舉行的“禦堂筋大遊行”,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國的軍樂隊前來參加。
【日本環球影城】
日本環球影城位於大阪市此花區,占地54公頃,是繼好萊塢環球影城和佛羅裏達環球影城之後,世界上第三座以好萊塢電影為主題的主題遊樂園。日本環球影城共投資20多億美元,2001年3月31日正式接待遊客。
環球影城為遊人提供了驚心動魄的遊樂設施、各種各樣的表演和節目。影城內還展現了電影攝影道具和幕後製作現場,讓遊人在遊玩的同時,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電影拍攝的場景和趣味。如今,環球影城每年將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成為日本標誌性的主題樂園。
【道頓堀】
道頓堀是大阪著名的美食街,位於日本大阪心齋橋附近。這裏有來自全日本的山珍海味,比較著名的小吃有金龍拉麵、章魚燒、旋轉壽司、河豚肉等。但是,最有名的小吃非大螃蟹莫屬。大螃蟹招牌已經成為道頓堀的標誌。而大阪號稱“日本的廚房”,可見,道頓堀美食街在日本餐飲界的地位。
典故傳說
【天神祭的典故】
天神祭是日本三大傳統祭祀活動之一。在大阪市內最大的河——澱川上進行的祭神儀式成為全日本最大的水上盛典。天神祭所祭祀的是天滿主神、學問之神菅原道真。
天滿主神菅原道真在曆史上果有其人。他是日本平安時代(794—1192年)研究中國文學的學者。他曾位居右大臣(第二宰相),是朝廷裏的學者官員,去世後,被尊為“雷神”、“文化神”。
知識百科
【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所獨有的一種戲劇,也是日本傳統藝能之一。它起源於17世紀江戶初期,經過400年的發展,它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劇種。現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機關複雜、服裝華麗、化妝濃重,而且演員均為男性。
2004年,大阪的鬆竹座全體演出者成功地上演了一出《新春大歌舞伎》。2005年,歌舞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2.大馬士革
名城概覽
大馬士革,敘利亞首都,位於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達河和阿瓦什河的彙合處,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座宗教信仰濃鬱的城市。
大馬士革約建於公元前20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從古老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塞爾柱帝國、阿拉伯帝國、花刺子模、伊兒汗國到帖木兒帝國時代,大馬士革一直被譽為“天國裏的城市”。悠久的曆史給這座城市留下了眾多神奇的傳說和的文明古跡。
如今,這座城市以巴拉達河為界,分為新城、古城兩部分,新城中現代化的高樓大廈、秀麗的公園與古城中古羅馬和阿拉伯帝國時期的名勝古跡、古樸的街道互相映襯,使這座古城更加絢麗多彩。1980年,古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保護名錄。
奇境珍藏
【大馬士革博物館】
大馬士革博物館坐落在大馬士革巴達拉河畔,是敘利亞最大的博物館,該建築按照已坍毀的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哈裏發阿卜杜勒·馬利克的行宮設計,並用行宮舊材料建造而成。
博物館整體造型為淡黃色方形建築,正門用大石塊砌成,左右和四角築有圓形碉堡,碉堡上刻有精美的花紋,風格莊嚴而肅穆。館內收藏有希臘文化遺物和東羅馬時代、伊斯蘭時代的文物,並陳列著公元前2000年前定居敘利亞的亞孟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和從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300年間先後征服過敘利亞的亞述人、埃及人、波斯人、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各種文物,詳細記錄了敘利亞古代文明和曆史的發展。
【倭馬亞大清真寺】
倭馬亞大清真寺位於大馬士革舊城中央,又名大馬士革清真寺,是世界著名的清真寺之一,又有人稱其為伊斯蘭教的第四大聖寺。至今,寺內仍有聖約翰墓和頭骨,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眾都其視為聖物。
該建築始建於705年,其建築獨特完美,最初作為羅馬主神朱庇特的神廟,後改作聖約翰大教堂。寺院分為2層,用大理石柱子支撐,四周圍牆東西長385米,南北寬305米。牆上附有一圈拱廊,拱廊牆壁上鑲嵌著金砂、石塊和貝殼貼成的巨大彩色壁畫,描繪了倭馬亞時代大馬士革的盛景。
⊙尋幽探秘:
1.伊斯蘭教的其他三大聖寺是哪?
三大聖寺分別是:位於沙特阿拉伯麥加城的禁寺、位於沙特阿拉伯麥地那市的先知寺和位於巴勒斯坦耶路撒冷市的遠寺。
2.約翰是誰?
相傳,約翰是耶穌基督的表兄,在耶穌基督開始傳福音之前,他在曠野向猶太人勸勉悔改,並為耶穌基督施洗禮。同樣,他也是伊斯蘭教的先知。
【阿茲姆宮】
阿茲姆宮位於大馬士革城的伍麥葉清真寺附近,是18世紀初阿拔斯王朝建築的華麗宮殿。它最初是大馬士革總督阿薩德·阿茲姆的住所,全宮分為公務活動和總督妻室房間兩部分,宮中牆壁上方的鑲板雕刻著《古蘭經》的和一些著名的詩句和格言。
【愷撒門】
愷撒門,大馬士革的古城門之一,如今這裏是基督教堂聖保羅教堂,是專為紀念傳說中的使徒(是為某個特殊使命奉召被差派出去的門徒)修建的。這座城門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隻是一座用石頭砌成的普通城門,然而由於它充滿了各種神奇的傳說,與聖保羅教堂一起成了古城的象征,所以吸引了無數的人來此瞻仰、憑吊。
典故傳說
【愷撒門傳說】
相傳耶穌基督時期,使徒保羅奉耶穌的旨意到各處傳播福音。一天晚上,主給他啟示,要他進入大馬士革,到城裏去宣講上帝的福音,因為這個城市裏居住的是上帝的子民,他們正經受著苦難。保羅在出發之前被再三告誡,他必須從愷撒門進城,否則他將不能得到神的保護。
保羅照做了,進入了愷撒門,來到大馬士革。但是很快城裏的異教徒發現了他,要捉拿他當眾處死。正當他無路可退的時候,他想起了主的啟示,他請人將他放在籮筐裏,從大馬士革堡壘降到了愷撒門。而追捕而來的敵人到愷撒門的時候,大家都跌倒在城門前,怎麼也爬不起來。最後保羅因為虔信主的啟示而獲救。
現如今,在聖保羅教堂裏還擺放著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籮筐。
知識百科
【保羅】
保羅(3—67),原名掃羅,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先知亞伯拉罕的後裔。他是第一個去外邦傳播福音的基督徒,被曆史學家公認為是對於早期基督教會發展貢獻最大的使徒,可稱為基督教的第一個神學家。
據《使徒行傳》和《聖經》中保羅書信中記載,他曾激烈反對並參與迫害基督教徒。有一回,保羅前往大馬士革追捕基督徒,得耶穌啟示轉而信奉基督。後來,他加入傳道團。然而當他堅持認為耶穌的福音不應僅限於猶太人,也應該向非猶太人傳道時,他受到了強烈的抨擊。
最後,保羅堅持自己的想法,開始向非猶太人傳播福音。他曾在地中海各地進行三次的傳道之旅,足跡遍及小亞細亞、馬其頓、希臘及地中海東部各島,行程共計600萬裏,並在其他國家建立了許多教會。
3.京都
名城概覽
京都位於日本列島中心的關西地區,是日本京都府南部的城市,是京都府府廳所在地,同時也是有名的曆史之城。
京都的曆史文化氣息濃鬱,有數百間有名的神社、神閣和古寺名刹,擁有日本20%以上的國寶。同時,還是日本紡織物、陶瓷器、漆器、染織物等傳統工藝品的產地。日本花道、茶道也在這裏繁盛流行。京都也是接受藝術、佛教以及民間手工藝等文化熏陶的好地方。
作為日本的文化中心,具有千年曆史的京都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築、精致的宗教建築和日本花園藝術的發展時期,而且還影響了世界園藝藝術的發展。
⊙尋幽探秘:
1.在我國古代,都城就被稱作京都。那麼,日本的京都這個名字是否也與都城有一定的關係呢?
京都是日本擁有悠久曆史的城市,從794年開始就多次被定為日本的首都——“平安京”,這裏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一直到1869年。而“首都”在當時得日本被稱為“京之都”,因此“京都”後來成了該市的專有名稱。
奇境珍藏
【清水寺】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為日本的國寶建築之一。寺廟於798年建造,是平安時代的代表建築物,也是日本佛教北法相宗(為中國佛教十三宗之一,日本佛教八宗之一)的總院。現在的清水寺,是德川家光(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在1633年按照原來的建築手法重建的。
清水寺因寺中的清水而得名。清水寺本堂正殿供奉著十一麵千手觀音立像,這座立像每隔33年才開放參觀一次。而被定為國寶的寺廟主堂,則是由139根立柱支撐的,看起來就像是碩大的舞台,所以又稱“清水舞台”。在本堂的下方有“音羽瀑布”,與祈求分娩順利的日本重要文化遺產——“子安塔”。
清水寺東西方有西門、三重塔、經堂、開山堂、轟門、朝倉堂、本堂、阿彌陀堂。周圍的建築有仁王門、馬駐、鍾樓、北總門。
清水寺與金閣寺、二條城並列為“京都三大名勝”,同時也是著名的賞楓和賞櫻的景點。1994年,清水寺作為古京都文化遺產而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金閣寺】
金閣寺,正式名稱是鹿苑寺,建成於1397年,是日本的國寶。1994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寺廟位於京都市北區,因為寺內的主要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所以這座寺院又叫“金閣寺”。金閣寺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樓是藤原時代寢殿造風格的“法水院”;二樓是鐮倉時期武士造風格的“潮音洞”,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禪宗佛殿建築“究竟頂”。寺頂還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征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另外,寺院的池泉回遊式庭園裏有許多風格別致的日式造景。因此這座寺院成為室町時代(1333—1568)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二條城】
京都二條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它是由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一代將軍德川家康(1543—1616)下令興建的。
二條城建於1603年,占地27.5公頃,總建築麵積有7300平方米,建有東西約500米、南北約400米的高大圍牆,並挖有壕溝。在城內建有本丸禦殿、二丸禦殿、唐門、黑書院、白書院、內宅(院)、位於城堡一角的天守閣及其它附屬建築。
本丸禦殿和二之丸禦殿為二條城的主要建築。二條城內的大殿外建有名為“鸝鳴地板”的走廊,人走在上麵,地板便會發出黃鶯鳴叫般的響聲,是幕府統治者為保全自身安全而設的報警機關。
二條城一向以櫻花種類豐富見稱,是京都首屈一指的賞櫻勝地。
【京都禦所】
京都禦所位於京都市中心上京區內鴨川對岸西麵,現在仍為京都天皇的寢宮。京都禦所始建於平安時代,今天的京都禦所重建於1479年。
京都禦所占地總麵積91.2萬平方米,外圍石垣,內鋪白砂。禦所花園在內裏,內裏是天皇及家人居住和辦公的地方,位於整個地塊的中心偏北。內裏以建築為主,最重要的紫宸殿區,是天皇即位、接受朝賀的地方。皇後居住辦公的地方,被稱為皇後禦常禦殿區。另外,還有兩個天皇日常辦公的地方及冊立太子舉行儀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