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放棄時看看鏡子中的自己(1 / 1)

◎文/謝普

隻有清楚地認識自己,才會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才會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才能把握自我,完善自我。

有一次,美國從事個性分析的專家羅伯特·菲利普,在辦公室接待了一個因自己開辦的企業倒閉、負債累累、離開妻女到處流浪的流浪者。

那人進門打招呼說:“我來這兒,是想見見這本書的作者。”說著,他從口袋中拿出一本名為《自信心》的書,那是羅伯特許多年前寫的。

流浪者繼續說:“一定是命運之神在昨天下午把這本書放入我的口袋中的,因為我當時決定跳密西根湖,了此殘生。我已經看破一切,認為一切已經絕望。所有的人(包括上帝在內)已經拋棄了我,但還好,我看到了這本書,使我產生新的看法,為我帶來了勇氣及希望,並支持我度過昨天晚上。我已下定決心,隻要我能見到這本書的作者,他一定能幫助我再度站起來。現在,我來了,我想知道你能替我這樣的人做些什麼。”

在他說話的時候,羅伯特從頭到腳打量著流浪者,發現他茫然的眼神、沮喪的皺紋、十來天未刮的胡須及緊張的神態,完全向羅伯特顯示,他已經無可救藥了。但羅伯特不忍心對他這樣說。因此,請他坐下來,要他把他的故事完完整整地說出來。

一聽完流浪漢的故事,羅伯特想了想,說:“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介紹你去見本大樓的一個人,他可以幫助你賺回你所損失的錢,並且幫助你東山再起。”羅伯特剛說完,他立刻跳了起來,抓住羅伯特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他會為了“老天爺的份上”而做此要求。顯示他心中仍然存在著一絲希望。所以,羅伯特拉著他的手,引導他來到從事個性分析的心理試驗室裏,和他一起站在一塊看來像是掛在門口的窗簾布之前。羅伯特把窗簾布拉開,露出一麵高大的鏡子,他可以從鏡子裏看到他的全身。羅伯特指著鏡子說:“就是這個人。在這世界上,隻有一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你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當作你從前並未認識他,否則,你隻能跳進密西根湖裏,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廢物。”

他朝著鏡子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臉孔。對著鏡子裏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一會兒後,羅伯特領他走出電梯間,送他離去。

幾天後,羅伯特在街上碰到了這個人,而他不再是一個流浪漢形象,他西裝革履、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原來那種衰老、不安、緊張的姿態已經消失不見。他說,他感謝羅伯特先生,讓他找回了自己,便很快找到了工作。

後來,那個人真的東山再起,成為芝加哥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