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一向不喜歡也不相信算命,對算命的盲人也沒有太大的好感。認為算命是在騙人。但今天在車上聽到的對話卻改變了我的看法——算命,原是為了生存。
“爸,當心,車門,跨!”孩子攙著戴墨鏡的爸爸,上了公交。就坐在最後一排的座位上。孩子擠坐在他爸爸的座位旁。放下手裏的兩個裝著衣服的袋子,幫爸爸把拐棍放在一邊。
“打票吧,”爸爸從內衣口袋裏摸出兩塊錢,遞給兒子,“看一下,是不是兩塊。”
“是兩塊,爸。”孩子十五六歲,中學生的樣子。跟他爸爸一樣,瘦瘦高高的。短短的頭發,緊巴巴的夾克衫,牛仔褲腳子有些跟不上長長的腿了。
“爸,這是車票。”
“要票幹什麼呢?跟你報銷啊!”爸爸笑起來。
孩子也笑了:“等我大了,一定幫你報銷!”
“有這一天就好了!你媽媽要高興得活過來的!唉!”
“爸你不要歎氣,我一定會用功的。爸你餓了吧?”孩子很巧妙地轉移了話題。
“兩點多鍾了,怎麼會一點不餓呢!你呢?比我還餓吧?馬上到家了,在城裏下麵條兩塊錢一碗,還吃不飽,我們父子倆回去挑兩棵青菜,下兩個麵團兒,放點紅辣椒,塊把錢就差不多了,肚子吃得飽突突的!”爸爸舔了舔嘴唇,墨鏡裏麵透出些許向往。
“今天用了整整170塊呢。”爸爸摸了摸口袋。
“168塊吧?”
“你再算算看,到底多少——你的休閑裝120,我的羊毛衫38,車費——”
“10塊。”兒子補充道。
“還有剛才的兩塊呢?”
“噢,不錯。”孩子有些難為情地說。
“噢噢,”爸爸模仿著孩子的語調,“一年到頭就為了你呀!吃的穿的,不知要花多少錢。錢多難賺啊,算一個命才5塊錢,還沒得幾個人肯算。”
“爸,等放假了,我攙你出去算命。”
“我不要你攙。你好好讀書就好了。幾個村莊我都認得。”
“我攙你不好走些啊?你一個人出去我還不放心呢!”
“你一個中學生,不要麵子啊!”爸爸笑出聲來。
“什麼麵子不麵子啊,沒錢有什麼麵子!”孩子的話有些老成。
“今天給你買的休閑裝還滿意啊?”爸爸好像不想再爭論下去了。
“不醜,我很喜歡。羊毛衫你喜歡嗎?”
“雖然價格不高,質量還不醜呢。軟綿綿的,你拿來再給我摸摸。”
孩子把裝羊毛衫的袋子遞過去,爸爸小心而仔細地摸著:“確實不醜,軟綿綿的,不像我身上的線衫子,硬邦邦的。”
“爸,這件羊毛衫穿著暖和呢。你冬天走千家,去萬戶,就不怕冷了。”
“你那個也給我摸摸——120還沒有我這個38的軟呼呢!你冷的話羊毛衫就給你穿吧,晚自習冷呢。”
“不要,我不冷,晚自習那麼多同學在教室裏,一個人哈一口氣就暖和了,哈哈!”孩子做出很愜意的樣子。
車到了下一站,上來一位婦女,就坐在這對父子的對麵。她拎起自己手中的袋子,和孩子爸爸手上的袋子比對著:“咦,巧了,這羊毛衫和我的一模一樣一家店裏的。你們買多少錢的?”
“便宜啊,38。”爸爸搶著說。
“啊?38?”婦女驚訝得叫了起來,“偷啊,我買120呢——”沒等這句話說出口,孩子趕忙搖搖手,捂捂嘴,又指指爸爸,示意婦女不要聲張。
婦女莫名其妙,指指孩子手上的休閑裝:“這件皺巴巴的38差不多!”
孩子恨不得堵住婦女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