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城市之光》大獲成功(3 / 3)

劇情發展到最關鍵的時刻,銀幕上的影像居然消失了。影院內燈光齊明,麥克風裏傳出電影院老板的聲音:

“先生們,女士們,在繼續放映這部精彩的笑片之前,謹讓我占用諸位5分鍾時間,介紹一下這個美麗新影院的優點……”

卓別林氣得直跳腳,衝向前排進行抗議:

“那狗娘養的混蛋老板在哪兒?我要宰了他!”

觀眾們也都紛紛表示不滿,擊掌、發出噓聲,老板不得不停止了他蹩腳的廣告宣傳。電影繼續放映,笑聲又起……

直到最後一個鏡頭,觀眾起立為大師鼓掌。

(四)

4天之後就是聯美公司的全麵公映了,卓別林趕緊馬不停蹄地奔赴紐約。到了之後,他又大吃一驚:聯美公司對他的新片相當低調,隻在報上登出一條例行公事的啟事:

“我們的老朋友又要和我們見麵了。”

卓別林氣急了,他警告那些職員們:

“不能全憑觀眾對我個人的好感,必須要向他們做廣告。要知道,我們是在一個平時不放電影的戲院放映。”

卓別林很清楚宣傳的作用,他花3萬美元在紐約最大的報紙用半個版麵接連3天向影迷觀眾發出新電影廣告:

查爾斯·卓別林在《城市之光》中演出

假座科漢大戲院

全天各場連映

票價5角至1元

接著,他又花了3萬美元在戲院門口豎起一塊大電氣招牌,自己動手試驗放片,定下銀幕上的影片大小,矯正有差距的地方。

第二天,卓別林又舉行了記者招待會,談自己堅持拍這部無聲片的理由。但他定的票價讓聯美公司的同仁們十分擔心,在當時輪映的各大電影院,放映有聲電影的首輪影片定的票價最低3.5角、最高8.5角,演員還親自亮相與觀眾見麵;而卓別林的這部新的無聲片票價定為最低5角、最高1元,比他們多出了許多。因此,聯美公司的職員們都擔心這樣更沒有人去看了。

但卓別林跟他們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說:

“正因為我們放映的是一部無聲電影,就更需要抬高它的票價。”

公映的前一天晚上,卓別林一直忙到半夜。當所有工作都準備妥當後,他才放心地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中午11點,當卓別林還在睡夢中時,負責宣傳的職員便興奮地衝進他的臥室,大聲喊道:

“夥計,真有你的!一炮打響,上午10點起,排隊買票的人繞過了整個街區,交通堵塞了。觀眾都爭著搶先進影院,去了10個警察維持秩序。你趕緊起來去看看吧。”

科漢戲院的對麵是擁有3000個座位的派拉蒙影院,當時正上映走紅的有聲片《風流寡婦》,擔任主角的是歌星、法國著名演員莫裏斯,一周賣座3.8萬元。而與之相比缺少了一半多座位、僅有1150座的科漢戲院放映卓別林的無聲片《城市之光》每周收入高8萬元,並超出合約連映了 12周。

紐約輪映網的大影院也看到了該片的商機,紛紛要求科漢戲院停映,隨即高價訂下了這部影片。

這一年的晚些時候,卓別林登上了“奧林匹克”號輪船,去倫敦主持《城市之光》在歐洲的首映。這一年是1931年,與上次回國相比,又過了10年,古老的倫敦街頭到處都是歡迎他的人群,並打著“查理仍然是我們的寵兒”的標語。

不出意外,卓別林這次又見到了許多名人:文豪蕭伯納、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原首相勞合·喬治、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

《城市之光》設在倫敦西區首映,雖然當天暴雨如注,交通不便,但倫敦的觀眾依然爭相先睹為快,冒雨前往。在自己的國家出席自己的影片首映,卓別林心情非常激動。蕭伯納看完這部影片後,讚譽卓別林是“電影界獨一無二的才子”。

卓別林借機還遊覽了英國、法國,一方麵休養,一方麵也找尋新的靈感。他到法國後,見到了許久未見的哥哥雪尼。哥哥早已在法國南部港口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尼斯安了家。各自忙於事業的兄弟倆也很少見麵了。

在雪尼的陪同下,卓別林還遊曆了意大利,遊覽了埃及、開羅、突尼斯、卡薩布蘭卡等北非城市,又去了新加坡。在那裏,他看了三天的京劇,看到一位15歲的女子竟然氣勢如虹地飾演男性角色,他覺得尤其驚奇,說:

“有時候你不懂得一國的語言,反而對你更好。我從來不曾像看到那最後一幕時感動至深,也從來不曾聽過那種很不調和的樂調:如泣如訴的絲弦,雷聲震響般的銅鑼,再有那充軍發配的年輕王子,最後退場時用尖厲沙啞的聲音唱出了一個淒涼絕望的人的無限悲哀。”

有一次,卓別林召開影片攝製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盯著那隻蒼蠅,可打了三次還是沒打到。後來,蒼蠅落在他麵前的桌上,他慢慢拿起蒼蠅拍正要打時,忽然他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了。旁邊的人看了,就問:“為什麼你不把它打死啊?”卓別林聳了聳肩,說:“這隻不是剛才那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