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卓別林的私事,根本不涉及聯邦政府的利益,但此事背後卻是一個大陰謀,此時卓別林還不知曉。
原來,巴莉是一個法西斯組織所雇用的間諜,而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多少獲悉此事,但他們並沒有說破,而是看著巴莉的進一步行動。而且他們對卓別林的政治傾向也有所懷疑,因此,有些政客建議就利用此事將卓別林也關起來。
就這樣,毫不知情的卓別林成了各方利益的矛頭中心。
(四)
卓別林又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之上,而這一切都要等到巴莉的孩子可以驗血時才能了結。盡管妻子非常相信他,但無情的輿論卻將他置於道德的最低點。
5個月後,按照雙方律師的約定,卓別林、巴莉和她的嬰兒在一家私人醫院裏驗血。醫院很快出具了鑒定結果,證明卓別林不是嬰孩的父親。當律師將這一喜訊告訴卓別林時,他激動得不能自已:
“這是善有善報。”
而一向迅速的新聞媒體也獲得了事件的最新進展,他們立即作出反應,並且調轉槍頭:
“血型鑒定,證明卓別林絕非生父!”
“查爾斯·卓別林被宣布無罪!”
……
但依照程序,政府依然提起了訴訟。隨著審判日的臨近,事實也逐漸浮出了水麵:
卓別林被陷害的事實被報界公布後,一位素不相識的舊金山神父給法院寫了一封信,證實他獲悉巴莉是被法西斯組織所雇用,而他也願意到洛杉磯來作證。至於巴莉本人,看到大勢已去,不能訛詐卓別林,就寫了幾封信道歉,並對卓別林的厚道慷慨表示致謝。
開庭審判時,讓卓別林咋舌的證據也出現了:巴莉的相識保羅·格蒂及兩個德國青年和另外幾人都出庭作證。在律師的引導下,保羅不得不承認早已與巴莉相好,並貼過她的錢。而在巴莉闖進卓別林家之前,她曾在那個德國青年寓所鬼混了一晚,這一點也得到了那位德國青年的確認。接著,卓別林的律師又出示了巴莉的信件。
這一切都成為呈堂證供,當卓別林親眼看著這一切肮髒齷齪事件的真相時,他憤恨不已。因為,毫不知情的自己竟然成為這一切的中心人物。
最後,依照法庭程序,陪審團作出裁決,法官開始宣讀陪審團擬的文件:
“查爾斯·卓別林,刑事案第337068號……有關第一款……現宣布無罪!”
“有關第二款……現宣布無罪!”
聽眾席上掌聲雷動,卓別林的朋友和他的崇拜者們衝出圍欄,熱烈地擁抱和親吻卓別林。卓別林終於如釋重負。
同樣如釋重負的還有烏娜。此時她已有身孕,並沒有前往,而是在貝弗利山莊的家裏緊張地收聽著無線電。當聽到法庭宣判卓別林無罪時,這位一向冷靜而沉著的女子居然高興得昏了過去。
這一年來,這對夫婦曆盡了人間的煩惱,身心俱疲。案件一結束,他們便離開了洛杉磯,前往離紐約不遠的赫德森河畔饒有田園風趣的奈亞克村度假,並租了一所1780年造的可愛小屋休養身心。
經曆了這些波折,烏娜也不想當明星了,她想做個好妻子,養育他們的孩子,這讓卓別林感激不盡。曆經了婚姻滄桑和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卓別林終於找到了他一生的伴侶。多年以後,他一直懷想:他個人是幸福的,但電影界卻少了一位優秀的喜劇演員。
一天,汽車店裏來了個新顧客。他剛一進店,就指著當時最華麗考究的“奇跡”牌汽車問:“這輛車多少錢?”“4900元。”“我要了。”店員大吃一驚,隨即說道:“您應該先看看它的機器。”這位突然闖進來的闊佬不耐煩地說:“看不看都一樣。”說完,他便在購車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大名。這人就是卓別林,因為與第一國家影片公司簽訂了合同,他的工作相當繁忙,時間就是金錢。因此,他沒有絲毫耽誤,直接買了輛汽車,節省了往返於家與製片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