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說: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我理解金錢是人生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因此人們才不辭辛苦地去掙錢,但是對於孤寡老人來說,你的慈善行為確實比金錢更重要。
我有位老鄰居是我母親生前認的幹媽,我叫她姥姥,1967年母親去世後,為了避免孩子的傷心,我父親領著我們一家老小搬離了那個讓我無限依戀和無限傷心的生養我的小山村。但我想念我的幹姥姥,每到周日,都要走十多裏的路從鎮裏學校到姥姥家串門,我常住在姥姥家。姥姥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她照料80多歲的老伴並把一輩子打光棍的大伯哥接來一起照料,我有三個舅舅也是光棍,六口人組成了一個雖然不算富裕但是勤勞、其樂融融的特殊大家庭。
姥姥、姥爺和舅舅從不嫌棄我們,我的姐姐們也常吃住在姥姥家,每次我離開姥姥家,她都會站在大門口,望著我走出二裏路了,翻過了一座大山嶺,再也望不見了,她才回屋。這樣的觀望和盼望,從1968年至1980年持續了12年,我16歲那年,姥姥已80多歲高齡,無疾而終。此前我的大姥爺和二姥爺在我姥姥的精心照料下,也都活了近90歲,無疾而終。
三位老人謝世後,三位光棍舅舅自然成了我們照顧的對象,每次探望他們都像看到姥姥一樣。後來,我大舅、二舅都活到82歲,分別謝世,剩下啞巴老舅,我的老姨(姥姥的女兒)和老姨父將他送進了目前沈陽市免費的專為孤寡老人建的最好的養老院——位於沈陽至祝家公路上畜牧廠村的東陵區敬老院,我平均一個月去探望老舅一次。我其實很想把老舅接回自己家來,但是,我忙,沒空天天陪伴他,敬老院有老人們做伴,生活無憂,衣食也無憂,但是他仍渴望家庭的溫暖。我每次帶著許多水果去看他,他都高興得手舞足蹈,他告訴敬老院的每一個人,我來看他了,他用的是啞語。
我每次去老人們都眼巴巴地看著,心裏希望我是他們的親人。後來我跟老人們混熟了,他們都把我當親人看,再後來我就帶越來越多的水果送每一位老人,每有人看望,無論看的是誰,敬老院的老人們都一致認為這些人都是來看大家的,過了好幾年,他們才知道老舅舅並不是我的親舅。
這個善舉是小小的,但對於這些孤寡老人而言,我們的到來,對他們是最好的禮物,是對他們最大的尊重和愛。
多年前,一個沒娘的孩子,因為承蒙了鄰居老人的無私關愛,我一直銘記並將愛心傳遞給了他們的兒女和敬老院的老人們。
所以,慈善的行為的確比金錢更重要。
2012年7月11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