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讓兒童文學走進孩子心靈(2 / 2)

前些日,我應邀去台灣、汕頭、揭陽、桂林和南寧做講座時,就收到了幾位媽媽給我的字條,她們問了這樣幾個問題:如何培養兒童的閱讀習慣?什麼樣的兒童圖書是好書?中外兒童文學有什麼差異?她們問的這些問題很有深度,也很難一下回答得好。我當時隻是盡可能地說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不過,通過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媽媽們很期待孩子的心靈世界能得到優秀的兒童文學的滋養。那麼,兒童文學如何走進孩子的心靈?這是兒童文學作家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很多兒童文學讀者很看重的問題。尤其是家長和老師們,他們都期待兒童文學能夠真正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他們對兒童文學懷著莫大的信任和關切。

以我的創作、編譯和研究的經驗,兒童文學一定要深刻感悟童心世界,對童年生命有深度的解讀,才可能貼近兒童的心靈,才能感動今天的孩子。沒有愛心,沒有智慧,缺乏美感的文字,即使故事再討巧,語言再花哨,也很難讓讀者有所回味,有所感悟,有所收獲。美好的兒童文學包括的元素,一定包含了愛、關懷、悲憫、同情、理解、友誼、善意、寬容等很多情感的因素,一定有很新鮮的修辭,有很動人的形象,有很美好的想象,有富有趣味的情節或引人深思的結局。好的小說、童話是編出來的,但編的過程中,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在起作用,而不僅僅是技術。精美的詩一定是用心寫出來的,沒有發現美的眼睛,沒有溫暖的心靈空間,是無法容納美好的事物進駐的。

很感謝加盟這套原創兒童文學圖書的作家們,你們用真誠美好的心和富有智慧的文字編織了一幅幅迷人的圖畫。相信讀過這套書的朋友,一定能夠從這些新鮮的作品裏,得到許多藝術和思想的啟發,感受到兒童文學的價值和閱讀的樂趣。

譚旭東

2012年初夏陽光明媚之晨,寫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