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儒的兒子(2 / 3)

喜慶的酒宴一直擺到下午,不知什麼時候,天上忽然響起了雷聲。一場很久沒有下的喜雨嘩嘩地下起來。

屋裏,人們喜慶的酒並沒有因為天氣的驟變而停下來。鄉裏鄉親們個個用筷子大口地吃肉,端起大腕的酒,把千萬個祝福送給趙子馥。

趙子馥這時候,已經酒醉三分,臉膛紅通通的,往日書生的儒雅已經一掃而光。一個真實的北方漢子,已經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裏,發揮得淋漓盡致,除招待好來往的賓客和七裏八村的鄉親外,自己也顯露出男人的瀟灑和豪放。那就是自己千杯不醉,要把來賓陪好,也就是我們常言說的:舍命陪君子。

等到送走了各位賓朋,送走了鄉親們以後,趙子馥也已經醉了。

趙子馥怎麼都忘不了他的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曆:

當年,他赴北京應丁酉科鄉試未中,此後他無意於科舉功名,在家鄉教書。他是一位為人正直、受人尊敬的私塾先生。麵對外強侵掠、國勢衰落的社會現實,他常對族人、友人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一方人士應喚起一方之民眾,推之各省,國家烏有不治者乎?惟望有誌之士倡導於先耳。”他篤信禮教,也講求維新。辛亥革命前,即聯絡誌同道合之人組織晉勸剪發天足會,宣傳男人剪辮子的意義和女人不纏足的好處,並力主興辦新學,盡勸及門弟子改入新式學校,學習近代科學文化知識。

辛亥革命後,趙子服被選舉為縣自治會副議長(後縣自治會改為縣議會仍任副議長)。他盡倡新政,不遺餘力,在任期間成績卓著。

轉眼間,叫合成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已經滿一個月了。趙子馥的幾個好朋友聚積到趙家給這個滿月的孩子慶滿月兒。

遼西的風俗是給孩子慶滿月酒宴的時候,要找一個懂天幹地支的人,來給滿月的孩子抓周。就是在孩子的身邊,放著一些孩子喜歡的各類玩具,如果孩子用小手抓到了什麼玩具,就可以根據這些抓周的玩具預測孩子一生的命運。

小合成抓周的時候,幾個朋友都全神貫注地看這個孩子。

合成沒有去碰身邊放著的銀元,也沒有看一眼佛珠兒,而是,衝著父親子馥放在身邊的一支筆。

“哇!這孩子將來一定有文才……”

測算生辰八字的先生剛說出這句話的一半,一眼就看到叫合成的孩子,另一支手就摸到了父親子馥放在他身邊的那把玩具槍。

“不得了了,這孩子一定會是既能文又能武!”

幾個正在一邊看著的幾個朋友,都驚呆了:

“難道這孩子將來會什麼大事兒不成?”

朋友們一起舉起祝賀的酒杯:

“恭喜趙先生,你的孩子將來一定是個大人物!”

趙子馥說:“咱們是凡人薄命,隻要孩子能把書念好了,就知足了。”

在一邊哄著孩子的妻子效乾點點頭,表示支持丈夫。

隨著叫合成的孩子一天天長大,趙子馥和妻子商量:“我們應該給和成起個大名,長大了他要和我上學堂去讀書。”

“可也是,應該給孩子起一個好一點的名字。叫什麼名字,就看你這個當父親的了。”

趙子馥感到給這個三兒子起大名的擔子很重,主要是不能起一個太俗氣的名字,那樣的話,孩子長大了,叫起名字來,也不好聽。

一天夜裏,趙子馥正在讀《莊子》,看到《莊子·刻意》中說:“賢人尚誌。”這時候,趙子馥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