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烏:烏鴉。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比喻愛一個人而連帶關心到跟他有關係的人或物。

典故:《尚書大傳·大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傳說,商朝末年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他首先聘得軍事家薑尚(即薑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並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薑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弟姬爽(即召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

不久,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紂。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盡失人心,軍隊大多數人都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朝滅亡。以後的800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攻克朝歌之初,對於如何才能處置好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武王還沒有想到好辦法,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去問薑太公。太公思考了一下,說道:“我聽說過這樣的話: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家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厭惡他家的牆壁籬笆。這意思很明白:殺盡這些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大王您看怎樣?”武王認為這樣不是很妥當。這時召公上前說道:“我聽說過:有罪的,當殺;無罪的,應當免於死罪。應當把有罪的人都殺死,不讓他們留下殘餘力量。大王您覺得這樣如何?”武王想了想,認為這樣也不穩妥。周公又上前說道:“我認為應當讓所有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各自耕種各自的田地。大王您不應該偏愛自己舊時的朋友和親戚,而是應當采取平等的態度,用仁政來感化普天下的人。”

武王聽後連連稱讚這是個萬全之策,果斷地采納了。果然,天下很快就安定下來,人民安居樂業,到處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西周進入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期。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