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上,倒是跟龍族修煉肉身,走到同一條路上了。但他們隻是本能地想增加自身的強悍,其實卻還是不懂得修煉,並不能靠著這條路子也像龍族一般修煉到長生不死,隻是能多增加些壽數罷了。
敖烈這些日出來打殺妖怪,一就是為的吞吃這些妖怪的內丹增加修為,幫助自己修煉《真龍訣》的第三層,加快開辟竅穴氣府的速度。這也是他前些日早就有存下的想法,還是靠的煉化吞服了那隻飛天蜈蚣的元神剩下的元氣後得到的啟發。
二則是想靠著跟這些妖怪的打鬥來磨練自己的武藝,希望在戰鬥中領悟《滄海神訣》新的招式。
武藝這種東西,單靠自己閉門造車的獨自練習,是很難得到大成就與進展的。武藝本就是為了跟人拚殺打鬥而創,所以也要靠生死之間的搏殺,才能磨煉的更加精純,把平日的練習化為身體的本能,得到寶貴的經驗與領悟。
敖烈為了能更好的磨煉自己的武藝與戟法,跟這些妖怪打鬥時,通常都並不施展自己的法術,也不靠自己強過他們的修為以力而壓,而是反過來壓製自己的修為,隻靠與他們相當的修為來拚殺博鬥。甚至為了公平起見,他連自己的滔海雲龍戟也不用,不倚仗兵刃的優勢。
現在他手中的長戟雖與滔海雲龍戟樣式一樣,但隻是他以法力變化而來的一杆尋常長戟,並沒有特殊的法器妙用,也並無真正的滔海雲龍戟那般沉重與鋒銳。
憑空變化之術說來是憑空變化,但其實還是有所依憑,並不能完全的無中生有,這個依憑便是自身的法力。靠著自身的法力變化實物,待得法力一收,自然是其形自散,化作虛無了。
“海裂山崩!”
敖烈吞吃了那青狼精的內丹後,轉頭瞧向青狼精手底下所收羅來的數十個修為更弱的小妖、妖兵,一招最近新領悟來的滄海神訣發出。戟上所發出的勁力如山崩海裂,但聽得“砰砰”聲響,那些小妖全都被這如山的勁力給崩碎成一團血霧炸開了,一個個都屍骨無存。
接著敖烈法力一收,手中法力所變化的長戟便即消散不存。他再一揮手,一道“凝冰術”發出,將那隻青狼精的屍首連帶斬落下來的狼頭全都給凍到了一塊堅冰裏。然後他再一揮手,將這冰塊收到自己的百寶囊中。
這青狼精好歹也是修煉到金丹半仙的妖怪,原身的強悍遠超同類,是可以當作煉器材料來用的。他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打算帶回去給琵琶做煉製法器的煉手之用。這些日來他打殺的妖怪,都是做這般處理。至於那些小妖修為太弱,卻是還不夠格當做煉器材料。不見他隨手一招“海裂山崩”下便屍骨無存,全都給崩碎了嗎?若是有那麼個妖身稍為強悍點兒的,雖也逃不了活命,但至少能抵得住身體不被摧毀炸成一灘完全不成形的碎肉。
收了這青狼精的屍首後,敖烈又是揚手一道“地焰真火”發出,將那青狼精的巢穴洞府也一並燒毀了。他神念一掃,早已探得清楚那洞中並沒什麼珍稀的物事存在,所以也懶得去收剿這個戰利品,直接一並燒毀了。
這卻也是他這些日打殺妖怪的另一原因了,順便斬妖除害。所以他每到一地,尋到一夥妖怪時,總是連窩端地將這些妖怪一並斬殺個幹幹淨淨,再順便一把火燒了妖怪的洞府,連根也給一起毀了。
隻是他這些天來,雖然每日都出來轉轉,要到附近尋些妖怪打殺,但能夠尋到的妖怪卻也不是很多。到現在半個多月過去,也不過就尋到了十來夥妖怪,已經是把附近方圓千裏內的妖怪給滅之一清了。
仔細想想,其實也並不奇怪,本來妖怪的修行就非常艱難,單是一個開啟靈智,踏入修行,便不知要刷下去多少。所以能夠修行有成的妖怪,自然也不是很多。何況這裏乃是西牛賀洲,是西方佛門的坐鎮之地,又不是妖魔橫行的北俱蘆洲,又哪裏有那許多妖怪。
別看後來的西遊路上好像妖怪很多,一路上遍地都是,有些妖怪的手下光妖兵就幾百上千,有的更是有幾萬之數。但這些妖兵卻大多都不是自家修煉而成的,而是被有大法力的妖魔,把那滿山飛禽走獸點化,隻能勉強化形個人立行走,化去喉中橫骨,會開口說話,不但談不上什麼修為,更是連智慧都不全,蠢笨十足。這種被強行點化的小妖,以後也很難有機會再成長,隻是妖王為尋些手下,求個妖多勢眾所施展的手段而已。
而且西遊路上的那些妖怪,有不少都是仙人、菩薩之類的坐騎或身邊人下凡為妖。跑除過這些,再看剩下來的妖怪,便不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