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幾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一個斯芬克斯之謎。因此,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幽默的定義是不能下的,這是使人發笑的一種元素。”美國哲學家索爾·斯坦伯格說:“試圖給幽默下定義,是比較荒誕的舉動。”
幽默的最大特性是引人發笑,所以《幽默與人生》的作者特魯認為:“幽默是一種特性,一種引發喜悅,以愉悅的方式娛人的特性。”幽默是一種飽含智慧和情趣的領域,令人解頤、暢懷、回味和神往。生活中不能沒有幽默,幽默是人生的智慧之花,聰明人不一定善於幽默,但幽默的人一定聰明。我們不要抱怨自己沒有幽默感,其實,隻要留意一下,我們都在有意無意地創造幽默佳境。有了幽默,在人生紛至而來的困惑中,它會幫你被動為主動,以輕鬆的微笑代替沉重的歎息;當你在嚴重的沮喪中不能自拔對,它會給你心靈的翅膀,讓你精神得以超越。
同科學、邏輯的方法和思維相比,幽默始終是野路子,從來不會按常規出牌。它可以偷換概念、指鹿為馬、不倫不類、假癡假呆、故作蠢言、答非所問、自相矛盾、將謬就謬、歪打正著、強詞奪理、歪解因果……我國藝人早就總結出構成幽默的規律那就是“理兒不歪,笑話不來”。
話說回來,不具有科學、邏輯的方法和思維,並不能否認幽默的智慧。恰恰相反,智慧永遠都不會在邏輯證明中產生。在一本高等數學的教科書裏,你能夠得到知識,卻無法體悟到智慧。因為知識關乎自然,智慧關乎人生。人生的酸甜苦辣又豈是知識所能解答的?
幽默也許從來沒有登上大雅之堂,至多不過是博人一笑。但其中的智慧又有誰深深體悟?其中的道理又有誰靜靜地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