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自信——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1)(1 / 3)

自信的力量

自信就是力量,奮鬥就會成功!

古今中外,凡是智能上有所發展、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條成功的秘訣:自信。這些人盡管各自的出身、經曆、思想、性格、興趣、處境等有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自己的才智、事業和追求充滿必勝的信心。自信的意識、自信的力量,足以使一個人瀟灑自如地直麵人生,以艱苦卓絕的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或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古有司馬遷宮刑而作《史記》,孫臏剜足而修兵法:近代有又聾又瞎的海倫·凱勒給全世界以新的啟示;如今有高位截癱的張海迪成為時代的先鋒和楷模。試觀寰宇,多少人傑高擎自信的旗幟,懷著巨大的希望生活,從逆境中奮起,在困挫中挺進,披荊斬棘,一路豪歌,而終於衝上了人生的巔峰,向世界證實了人的偉大。

維克多·格林尼亞年輕時是英國瑟兒堡地區很有名的一個浪蕩公子。有一次,在一個盛大的宴會上,他像往常一樣傲氣十足地邀請一位年輕美麗的小姐跳舞,那位姑娘覺得受到了極大的侮辱,怒不可遏地說:“算了,請你站遠一點。我最討厭像你這樣的花花公子擋住我的視線。”這句話刺痛了格林尼亞的心。他在震驚、痛苦之後,猛然醒悟,對自己的過去無比悔恨,決心離開瑟兒堡,去闖一條新路。他在留給家人的紙條上說:“請不要問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學習。我相信自己將來會創造出一番成就來的!”結果,經過8年的刻苦奮鬥,他終於發明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式試劑”,並榮獲諾貝爾獎,成為著名的化學家。

無疑的,你可暫時放鬆你的理智和意誌力,並完全敞開你的胸懷去接受無窮智慧,思想是一個人有權完全掌握的惟一對象,你必須控製你的思想,使它定期敞開以接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喬·特納維爾說:“無論你的內心所懷抱著的意念或信仰是什麼,他都可能成為真實。因此,切勿在通往無窮智慧的道路上自設路障,就像當陽光透過三棱鏡時,會分成多道光束一樣,當自信化作無窮智慧通過你的內心時,也會綻放出不同的光芒。”

人並非天生偉大,成功者也不是天生之才,而且也不一定在少年或青年時代就是出類拔萃的人才。而是自信主動意識決定了一個人走向成功像維克多·格林尼亞這樣的“浪子回頭金不換”,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記住,信心是一種精神狀態,它是靠著調整你的內心,去接受無窮智慧的方法發展而成的。信心是使無窮智慧的力量配合你明確目標的一種適應表現,信心是“成功”的發電機,也是將你的想法付諸實現的原動力。

自信——內心的主宰

自信不是被動的等待,而是主動的出擊。機器必須要運轉才能產生作用。主動的信心一無所懼。有了自信,能鼓舞士氣,度過難關,能戰勝失敗,克服恐懼。

生命中的災難常迫使人們在信心與恐懼兩者間做出抉擇。為什麼大多數的人都選擇恐懼?關鍵在於一個人的態度,我們有權利自己決定。

自信是你對宇宙力量的一種了解、信任以及融合的表。不過,如果隻是具備信心是不夠的,你必須運用它。

大多數人所表現的自信要大過我們所意識到的。我們很早便知道相信自己。在你跨出第一步時,你就相信你會走。在你說出第一句話之前,你就相信你會說。因為你先相信,所以你會去完成它。

麥克阿瑟將軍在西點軍校入學考試的前一晚緊張至極。他母親對他說:“如果你不緊張,就會考取。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否則沒人會相信你。要有自信,要自立。即使你沒通過,但你知道自己已全力以赴了。”發榜後,麥克阿瑟名列第一。

選擇自信的人,會改變自己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勇敢地決定和行動,培養自己的信心。選擇恐懼的人,是因為沒有培養積極的態度。

找出心中那股神秘的力量,你會發現真實的自我。然後,你可能會做一盤更好的菜肴,寫一本更好的書,或作一次更精彩的演講。成功的坦途通往你的大門,世界會肯定你,而且獎勵你。不論你原來是誰,不管你過去多麼落魄,成功都會屬於你。

有人問,美國橄欖球教練傑米·約翰遜是怎麼把達拉斯牛仔隊這個爛攤子改造成一支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超級杯冠軍隊的,約翰遜說:“相信自己能贏,就一定能贏”,他還舉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他說:“幾年前,德克薩斯技術大學一位叫阿爾伯特·金的研究生做過一個試驗。他召集了一幫勞工,辦了一個電焊培訓班。金告訴教電焊的老9幣,班上某某等人具有電焊天才,是好苗子。其實,金隻是隨便點幾個人的名字而已,他自己對這些工人的才能如何也一無所知。但是,老師卻把金的話記在心裏。他真的把那幾個人當作好苗子,經常用肯定和鼓勵的語言促其上進,並明確無疑地對其寄予很高的期望。結果,培訓班結束後,那些最初被金點過名的人真成了班上的佼佼者。”

約翰遜又說:“不論我是把一個球員當作一個勝利者看待,還是將整個球隊看作一支冠軍隊,或者是將教練助理視為甲級隊中最聰明、最勤奮的教練助理,關鍵是我樹立起了球隊的自信,這才是我們贏的真正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