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2章 再見朱儁(1 / 2)

董卓命眾將士守冀州,防賊寇,便欲往雒陽,而禰衡是使韓浩,張勳,橋蕤,紀靈留守青州,協各大小郡縣平定治安,也不過乃平原一郡之地,受賊最甚,而其餘地界,因禰衡先前之所為,卻是無甚麼盜賊,劉備等幽州從軍也各自遣回故居,等待佳賞。

禰衡便率太史慈,陳宮,氏儀前往雒陽,卻是為擔任司隸校尉之職,需天子正式參拜,董卓與禰衡乘舟前往雒陽,經曆數日,方才趕至,至於雒陽內,中府正修築封將台,雒陽封將台,卻是許久未曾動用,略為破舊,平日裏,未有大破外地,擴充疆土,方才會與此處賞賜諸將。

而平定民亂此等事,卻是未聞可上封將台受賜,為何賞賜,蓋功勳甚也,而平定民亂,若也功勳甚至,豈不言名天子治國無方,導致四方百姓群起?而此些話語,諸大臣卻是不敢言語的,當今天子愈發寵幸宦官,使得君臣之間,視若敵寇,若是所言不得天子喜,隻怕官位不保。

而有官員提及此事者,都亦然告老還鄉,諸臣也便任由天子亂來,漢朝天子,本性如此,為之奈何?

與殿外,禰衡與董卓正在敘話,便見得遠處幾人趕來,董卓一見,立刻起身,俯身拱手言語道:“卓問諸君安。”,董卓此人,倒也識趣,本也為中郎將,與來者無差,來者正是皇甫嵩,朱儁,王允等人,卻做出如此禮數,禰衡卻與此些人不太對付,僅僅拱拱手便了事。

此處五位,卻是平定黃巾賊寇之首,皇甫嵩定潁川,朱儁定南陽,王允定汝南,董卓定冀州,禰衡定青州,若以地位論,禰衡顯然不能與此些大臣並論,而禰衡卻獨率一軍,斬獲張寶張梁,甚至協同平定冀州,功勞甚大,自然也位列其中,見得董卓禰衡行禮,此些人對董卓冷冷行禮,並未有甚麼熱情,卻是使董卓有些尷尬。

“先前之誤,險些使得青州陷亂,吾之過也,還望恕罪!”卻是朱儁脫帽言語道,漢朝,脫帽謝罪乃大禮,眾人皆驚,而朱儁心裏卻是清楚,若非有禰衡在青州,自己之前過失,隻怕會使得青州淪喪,賊寇之勢大增,到時別說甚麼平亂有功,隻怕天子都要責令自己自裁,以謝罪青州萬戶百姓。

禰衡心裏惱怒,若非朱儁私自攜帶士卒離開,青州子弟也不至於死傷如此之多,禰衡冷冷開口道:“君貴為鄉侯,何以如此?此一些鄉侯貴與青州萬戶也,衡不敢乘其重!”,此話卻甚是過分,言朱儁為了鄉侯爵位,棄青州百姓不顧,朱儁臉色煞白,卻未有言語,皇甫嵩乃偉岸男人,手撫胡須,言:“其已謝罪,少君又何以迫之?”

“嗬,鎮守高唐一役,青州子弟戰死者六千,平原之戰,傷亡過萬,青陽之戰,傷亡三萬!君何不與此些子弟謝罪?”禰衡心裏依舊憤怒,禰衡不少門客,乃至聞名而來之士卒皆戰死與戰場,若是朱儁鎮守青州,賊寇何敢犯青州,朱儁一聞,渾身顫抖起來,高呼:“當如此!”

瞬間拔了腰間長劍,便要自盡,皇甫嵩,王允皆大驚,連忙奪過長劍,將朱儁按壓於地,禰衡全然不顧,揮袖離去,董卓看了看周圍,便與禰衡追了過去,王允言語道:“君乃國之大才也,此番破敵足以謝罪,不可輕生!”,朱儁大哭,“因吾之過,傷亡數萬青州子弟,何不縱吾以死?”

“君當以此身,為國保重,拜英靈魂,如此輕生,當何以見彼魄?”,皇甫嵩又勸道,聽聞此言,朱儁方才清明起來,起身,對青州方向長拜,言:“世人當以吾鄉侯貴與一州百姓,此等侯爵,吾無意取之,當歸!當歸!”,卻是言語著,將腰間紫腰帶,金印章丟與路邊,披散頭發,便離開此處。

“沙場,各安天命,禰侯逼迫何其甚也,朱公當無顏再授爵矣。”董卓搖頭言語道,禰衡轉頭,眼中盡是冷意,卻是使董卓一愣,禰衡言:“各安天命?當是各守其職!朱儁之職,乃守衛青州,保一方太平,所職混亂,便是天下不平,此等見解,董中郎將莫非不知?”,聽出禰衡言語之不滿,董卓也未有替朱儁言語,不必為朱儁而誤了與禰衡之交情。